湖北日报讯(记者曹雯、通讯员肖杰、蔡瑾)“麻烦您帮我看看,这张26年前的存单还能支取吗?”近日,一张泛黄的储蓄存单摆在了麻城农行宋埠支行柜员张倩面前。她拿起存单一看,只见“中国农业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单”“户名:朱**”“业务办理日期:1999年8月3日”等字样清晰可见。
十年前小刚向大刘借款4万元,一直久拖未还,两年前在大刘的多次催要下,小刚偿还了2万元,之后又杳无音信。大刘只好诉至法院要求小刚偿还剩余借款,小刚提出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他的主张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吗?——不能。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鹏超 徐聃 记者 陈云龙)近日,一笔始于1998年、多年累计本息合计10万元左右的债务,终于在江苏溧阳法院执行干警的努力下偿还完成。因债务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且长期在外地工作,该案件曾在多年前终止执行。时隔多年,这起“沉睡”近26年的旧案被唤醒。
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借款人能否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不予偿还?记者26日获悉,广东五华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出借人苏某告上法院要求借款人李某偿还拖欠未归还的剩余本金及利息。李某则以借款已经过了二十多年,早已过了诉讼时效为由辩称不用还了。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5月23日讯(记者 张敏敏) 他人欠了自己的钱,自己是否索要、何时索要都是自身权利,无论过去多久,欠款人都应履行还钱义务。但法律对此如何规定?20多年前的欠款还能要回来吗?通过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可以了解相关法律问题。
很多老一辈的人都很喜欢存钱,尤其是,古语有一句话讲,未雨绸缪,就是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2020年恰逢疫情出现,不少行业陷入停顿,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少人才想起存钱的重要性,实际上,我国还是一个储蓄大国,作为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我国人均大约有7万元的存款。
共买入4万余元国债。“只有姓名、无联系方式。10笔、20年、4.25万元”这是银行里仅有的信息。2021年6月,工行桃源县支行在清理未兑付储蓄国债时发现,客户黎某、李某于1998年至1999年分多次购买了10笔储蓄国债、合计本金42500元,至今未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