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民减脂的热潮下,网络热传由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研制出品的,中国汉方减脂专家花容燕辣木叶植物纤饮,即将面向全国市场开放,消息一出就受到千万爱美女性和肥胖患者的关注与追捧,花容燕辣木叶植物纤饮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为何能引发全网轰动?
中国发展网讯 6月21日,沉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揭牌成立。沉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将致力沉香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掘优良的沉香种质,系统研究不同产地沉香的物质基础,开发系列沉香大健康产品,为沉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
中国热科院引导科技资源下沉一线,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一所对一县” 科技助农更精准■ 海南日报记者 陈彬“龙合村原来是一个空壳村,没有产业支撑,在科研院所的帮助下,通过发展黄灯笼椒产业,一年多来已经带动村民们增加了30多万元产业收入,村集体收入有10万元。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2月20日消息(记者 易帆)近日,随着强冷空气南下,海南多地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海南冬春瓜菜、热带水果、天然橡胶等作物受寒害影响风险增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第一时间组织科技人员多措并举,深入基层开展热带作物防寒减灾技术指导。中国热科院专家送技到种植基地。
中新网海口3月23日电 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23日消息,近日,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马海霞博士带领团队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8个,分别命名为海南炭团菌、五指山炭团菌、尖峰岭炭团菌、茧孢炭团菌、青冈炭团菌、雪香兰叶生炭角菌、海南山胡椒叶生炭角菌和海南大头茶叶生炭角菌,先后在国际生物分类学权威期刊Mycokeys、Diversity和Phytotaxa上发表。
南海网5月29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5月29日,番木瓜新品种授权签约仪式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举行,三亚市木瓜协会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就番木瓜新品种“中热1号”授权推广合作事宜达成共识,这是三亚推动优质农产品品种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又一案例。
近五年来,团队在木薯抗逆机制及重要功能基因挖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国际知名专业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BMC Plant Biology,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等上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致力为推动热带作物基础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3月15日消息(记者 易帆 通讯员 田婉莹)近日,由中国热科院橡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橡胶树产业链一体化示范”项目取得新进展,建成产业链一体化示范区,示范面积1万亩,集成示范橡胶树抗逆种苗高效繁育与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高品质浓缩天然胶乳加工技术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三亚12月6日电 (记者 王晓斌)6日在海南三亚开幕的全球热带农业创新大会上,一份旨在汇聚全球热带农业科技前沿成果,填补领域空白的英文期刊《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正式上线。
3月23日,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消息,近期,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马海霞博士带领团队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8个,分别命名为海南炭团菌、五指山炭团菌、尖峰岭炭团菌、茧孢炭团菌、青冈炭团菌、雪香兰叶生炭角菌、海南山胡椒叶生炭角菌和海南大头茶叶生炭角菌,先后在国际生物分类学权威期刊Mycokeys、Diversity和Phytotaxa上发表。
新华社内罗毕6月11日电特稿|中非共绘非洲农业发展蓝图新华社记者近年来,中非农业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下不断深化,取得丰硕成果。从田间地头到电商市场,中国通过技术援助、产业链建设和市场拓展,助力非洲各国提升农业生产力,推动非洲大陆农业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不断深化农业务实合作,硕果累累。农业是非洲众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通过技术援助,帮助非洲国家拓展粮食作物种植,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附加值,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