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6日下午,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机关一路风尘仆仆,进驻鲁苏交界的郯城县马头镇,此地距离敌黄百韬兵团驻扎的新安镇,其实已经很近了。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刚刚安顿下来,就接到了骑兵通讯员飞马送来的一份情报,粟裕定睛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
粟裕大将有一本著名的战史回忆录,爱好军史者应该都看过。看过的人应该都注意到一个明显的问题,粟裕此书,居然略过了淮海战役。对济南战役的回忆结束之后,直接就到渡江战役了。粟裕为什么在正文中对淮海战役一字不提呢?
老覃在大前天写了《1948年,陈毅发电报怒责粟裕:为何不提秦基伟在南线的牵制作用?》一文,文中讲到:粟裕鉴于自己在豫东战役中两次调兵不灵的惨痛教训,在和毛主席在谋划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时,郑重地向毛主席提出:“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非体制内工作过的人可能对此没有太多的感觉,甚至压根没有任何的感觉,本人在体制内干了34年,而且还承担了党务工作,所以对体制内的规则是非常敏感的。我认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指挥体制上是有差别的,虽然都是总前委统一领导,但两个总前委在权限上是不同的,对军队的指挥也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