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据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消息,在第15届珠海航展开幕前夕,青岛万丰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了国内首架DA50 RG飞机的采购协议。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DA50 RG飞机正式进入国内市场,万丰钻石具备了DA50 RG的国内生产制造和交付能力。
用无人机送快递,打个“飞的”在城市间穿梭,城市空域巡检也不再需要人工……2024年,低空经济在政策引领和科技发展的双重推动下蓄势“腾飞”,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产业规模剑指万亿级,低空经济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代表。
偶然翻阅《青岛城事绘》一书,其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青岛建市的百年光阴里,出了好多老字号,在每一段光阴下,都形成了城市不断变迁的文化。”书中的这些“老字号”,正是青岛的品牌,它们编织着自己的故事,也即城市的故事,与城市共同成长,荣辱与共。
近日,《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明确,到2026年,青岛力争打造10个低空经济商业化飞行典型场景,新增国家、省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开通10条以上市内无人机航线,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细数青岛近两周最热的产业词汇,非“低空经济”莫属。12月30日,青岛市城阳区低空经济系列发布活动举行,《城阳区低空经济发展思路》和《城阳区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将构建“一区四块九链”的低空经济发展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低空经济“区块链”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上海报道3月10日晚间,万丰奥威(002085.SZ)公告表示,北京时间2025年3月6日(中欧时间2025年3月5日),heptus 591. GmbH与Volocopter GmbH管理人Tobias Wahl签署了《资产收购协议》。
3月15日,国内首款按照适航程序研制的载重1吨级大型无人运输机TP1000在青岛莱西店埠机场成功首飞。这款具备空投功能的大型无人运输机是山东省有史以来自主研制的最大的航空器整机、首个载重吨级以上的无人机整机产品。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一架满载大樱桃的低空货运航班从青岛起飞抵达北京,标志着北方区域首条低空物流航线测试工作顺利启动。100多公里外的青岛沿海一带,一架四旋翼无人机正沿着青岛栈桥开展全方位智能扫描,监控景区人流量变化。
11月8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请问,山东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在哪里?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编者按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司”,青岛开通北方首条低空快线,青岛造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完成首秀……岁末年初,低空经济再度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根据青岛发布的发展方案,到2026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那么,青岛低空经济产业现状如何?记者多方走访调查,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
聚焦飞行器制造、低空飞行服务等产业方向,重点发展工业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低空飞行服务系统等细分赛道,拓展低空服务应用场景青岛加速迈向低空经济“第一方阵”千米低空,万亿级市场,资本密集涌入、产业链条发展壮大、创新应用加速落地……2024年成为国内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
原标题:空中旅行“飞”入寻常家莱西店埠机场全面开飞 吸引20多家通航团队入驻 加速推进低空经济“起飞”8月16日上午,随着一声“可以起飞”的指令发出,一架B-006N红色小型飞机进入跑道,载着一名游客平稳起飞,此时,蜿蜒的大沽河和美丽乡村面貌尽收眼底。
飞行汽车、空中救援、空中外卖……低空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原本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未来生活逐渐走进现实。低空经济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中国民航局发布数据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
竞逐低空新蓝海青岛抢下“先手棋”商务摆渡航线上岗、自研垂直起降飞行器亮相、央地携手低空经济科研创新平台揭牌……年关时节,青岛低空经济领域好消息不断。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低空经济,是拥有万亿经济空间的发展新蓝海,未来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
1月3日,2024年第一架“青岛造”固定翼飞机在莱西航空产业新城下线,机型为万丰钻石DA50,距离批量生产再近一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岛造”。因为飞机的大部分零部件生产和装配都在青岛完成。去年6月,位于即墨区的华通集团所属联合通航公司向印尼交付一架“青岛造”H135直升机。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莱西市利用空域条件优势,积极打造通航产业园,以航空教育为依托,以通航机场为平台,探索融合飞行新模式,在轻型运动类飞机整机制造、飞行培训、航空教育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激活低空经济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