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地一群人在“放生矿泉水”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将一瓶又一瓶的矿泉水倒进河中,河边的人说,这是在“放生矿泉水”;将买到的鳄雀鳝偷偷扔进湖里,放生者自认这是在给生物留一条生路。千奇百怪的放生行为,衍生出放生与杀生之间的争议。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近日,上海苏州河因市民盲目放生而出现大量死鱼,甚至一天内捞出1吨死鱼,受到公众关注。缺乏科学依据的放生行为不仅导致动物死亡,污染环境,还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危害生态环境。盲目放生为何愈演愈烈?放生变“杀生”,难题怎么解?
涉案的白化后的巴西红耳龟。(珠海市检察院/供图)家养宠物“小金龟”,可能是经过人工育种的白化巴西红耳龟,这是国家重点管理的外来入侵物种。2022年,珠海拱北海关就一次性查获了两千多只活体白化巴西红耳龟龟苗。这是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
又一起野蛮放生事件被曝光。据澎湃新闻报道,江苏常州女子徐某为给亲友祈福打算放生一批鱼。她前往当地水产批发市场刘某处购买了9.04万元的鲇鱼,随后在当地长荡湖偷偷放生2.5万斤鲇鱼,结果出现大量死亡,渔政部门耗费10天才完成打捞。
最新报告,长江中外来鱼类已达30种。根据最新公布的《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长江中发现的外来鱼种,已经达30种,相比于1973—1975年对长江实施的第一次大型调查,长江的外来鱼种,又增加了11种。
为筑牢口岸检疫防线,严防外来物种跨境入侵,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海关总署今天(22日)宣布,从即日起在全国集中统一开展为期三年的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违规引进、携带、寄递、走私外来物种违法行为。什么是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暗藏哪些风险?非法入境的途径有哪些?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10年来环境资源审判有重大影响力案件。10件案例所涉生态要素多、保护范围广、复合程度高、创新意识强,兼具裁判规则意义和法治宣传价值,集中体现了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的鲜明特色、专业要求和职能作用。
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3月8日,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推出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吕忠梅的专访,请她就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分享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