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海峰)“在我们日夜工作的拖轮上,你是否发现过小小螺丝的松动?是否看到过管路在微微渗漏?是否听到过船底细小的水流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每一个细小的安全隐患便是蛀蚀我钢铁拖轮的蝼蚁,不能防微杜渐,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封闭单调的甲板与嘈杂闷热的船舱,各种操作杆、按钮、缆绳,亮橘色救生衣和蓝色安全帽…2006年6月建造完成的“秦港17”号轮是目前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船舶分公司马力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拖轮,主要负责港内离靠泊货船拖带作业和救援任务。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证券简称:秦港股份公告编号:2018-011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报秦皇岛讯 (记者唐沙砂谷韵 郑爽) 截至2015年12月31日,秦皇岛港一公司全年共装卸船舶555艘次,完成油品及液体化工吞吐量701万吨,超年度计划121万吨。2015年,一公司通过生产数据分析、重点船舶实时跟踪、召开生产调度协调会等多种手段,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宋娜)凉风习习,汽笛声声。仲春时节,“工伤预防万里行,企业老总话安全”系列访谈第二站,来到位于秦皇岛市的大连造船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船公司”),巡码头、进车间,副总经理闫海国为我们打开了一本船舶造修业的工伤预防“修炼手册”。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杨琦)“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有多强,但始终认为: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努力!”8月14日,在秦市总工会举行的省级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主任工艺师何丽丽以《我不是女强人,我是“何努力”》为题进行了演讲,赢得阵阵掌声。
9月1日下午2点,秦皇岛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高鸿、吴养毅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塑胶手套,背着引航装备包,顺着船舷边的绳质软梯矫健地攀爬上了中国香港籍杂货船“韶山8”轮。经过2个多小时的航行和指挥操纵,船长225米、满载6万吨巴西大豆的“韶山8”轮,在他们的引领下,顺利停靠在秦皇岛港西港区杂货12号泊位。
【新春走基层】原标题:拖轮上的除夕夜工人日报—中工网特约记者 朱润胜 通讯员 孙菲 莫凡2月9日,大年三十,暖阳西斜。刚过17时,陈勇便拎着一大包年夜饭食材来到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船舶公司东港拖轮码头,登上“秦港17”轮。
1963年5月,秦皇岛港务局迎来了一个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对于这个面容青涩,满脸学生气质的青年,工人们并没有给予他太多关注的目光,毕竟港务局每年都会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毕业生,而且由于这里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常常会出现一些坚持不下去的毕业生,干到一半就辞职离开,但那时的人们怎
前言“江山代有才人出。”有这样一位智者,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在国家的发展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黄镇东,曾任交通部部长和党组书记,还担任过重庆市委书记,如今已83岁,却依然心系国家,情怀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