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讯3月15日电,央视315晚会曝光增重虾仁,企查查APP显示,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册资本100万元,该公司曾因生产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的违法行为、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违法行为等,合计被处罚3.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报道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水产加工企业在加工虾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当晚,海报新闻记者在企查查平台搜索获悉,有涉事水产公司曾多次被罚。据晚会报道,国家对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商家的冷冻虾仁磷酸盐超标,并通过包冰增重,“1斤虾仁7两冰”(此前报道)。澎湃新闻注意到,该报道涉及三家位于广东湛江的企业,分别是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和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增重虾仁的问题。据梳理,被点名的企业包括盐城市海创源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连云港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鲜知肴食品有限公司等。
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问题后,湛江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联合湛江市公安局组成工作专班,会同属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合组织执法人员赶赴涉事企业开展检查。现场查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一批,责令企业立即停止销售涉事产品,对相关产品进行抽检,并督促企业召回相关涉事产品。
3月15日,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磷酸盐超标,会带来健康风险,例如消化系统问题、导致人体的钙磷比失衡、缺钙、引发心血管疾病,引发关注。有网友反映与辉同行直播间曾带货的一款“大岸浪花大号虾仁”,生产商为此次被点名的生产企业之一——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据微信公众号“湛江市场监管”3月16日凌晨消息,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问题后,广东湛江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联合湛江市公安局组成工作专班,会同属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合组织执法人员赶赴涉事企业开展检查。
3月16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广东湛江“保水虾仁”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成工作组连夜赶赴湛江市现场指导,与市、县(区)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相关问题的调查和处置工作,督促涉事企业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对涉事产品启动召回工作。
新京报讯(记者王思炀)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虾仁生产商使用保水剂却不标注的行为,如一款标称生产商为盐城市海创源食品有限公司(简称“海创源食品”)的青虾仁配料表中,仅显示了“青虾仁、纯净水”。而该生产商此前曾多次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部分商家非法使用保水剂对虾仁进行长时间浸泡增重,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的违法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经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的冻虾仁“磷酸盐”总量每公斤7.57克,相较国家最高允许标准含量超标51.4%。
情况通报央视“3·15晚会”曝光我区鲜知肴食品有限公司、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无保水剂标签的虾仁,且存在现场环境卫生差的问题。我局立即联合区公安等部门成立调查组连夜查处,对相关虾仁产品进行查封并抽样送检,同时责令涉事企业暂停营业、下架相关网上产品,对已售产品启动召回程序。
3月15日晚,央视“3·15 ”晚会曝光保水虾仁问题,广东湛江多家涉事企业被点名。3月16日,湛江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当地已成立工作专班,赴涉事企业开展检查。据“3·15 ”晚会报道,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
点开多家电商平台很多消费者都会看到这样的广告推送,新鲜、饱满、有嚼劲的虾仁,只要你轻轻一点,一两天的时间,它就能出现在你的餐桌上,孩子老人都喜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虾仁销售的广告里,不断出现“零添加”“零保水剂”的字样。
3月16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连云港市赣榆区鲜知肴食品有限公司、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无保水剂标签的虾仁,且存在现场环境卫生差的问题,连云港市赣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公安等部门已成立调查组查处,对相关虾仁产品进行查封并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