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运,一张照片火遍了全国:一位年轻母亲被超大的行囊压弯了身躯,她左手拎着一个破旧的双肩包眼看要挨着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她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春运母亲”。时隔11年,这张照片再次火遍网络,感动了全国人民,因为照片中的这位妈妈找到了!
《皮囊》作者蔡崇达曾说:“每次从北京回到老,那一座坐落于小巷深处的小房子总让我想起珊瑚…它的外形就像是死后的珊瑚虫留下的珊瑚房”。《皮囊》中的《母亲的房子》是一篇故事情节简单、只记录生活琐碎的文章,但却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文:王叔 素材提供:陈彩兰故事来源于生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我叫陈彩兰,今年49岁,是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副主任医生。自从前年父亲去世后,我便把71岁的母亲从老家接到了城里。前几天,母亲说是要从老家拿点东西,五一这天值完班后,我便开车回了一趟老家。
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讲好兵团故事和十二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十二师融媒体中心特推出全媒体朗读栏目《慧读时光》,主播姚慧敏带您追寻兵团记忆,通过“图文声”相结合的形式,讲述兵团、十二师红色故事,让广大读者感受兵团、十二师的文化气息与温度,深入理解兵团、十二师的文化与精神的脉络传承。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又到一岁末,返乡团聚忙。14年前,一张背着巨大行囊、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赶火车的照片,传遍网络,成为春运的缩影。14年过去,又一年的春运开启。记者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板桥镇桃园村,见到了已35岁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
来源:钱江晚报 当城市压力日渐增大,房价高不可攀,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回农村盖房?事实上,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农村自建房都能获得大量的信息反馈。在某社交平台上农村自建房的话题浏览量达13.3亿,农村别墅的话题浏览量达1.5亿。在视频网站,农村自建房的相关视频最高播放量超200万。
建屋买房,人生大事。当今社会,居住选择多样,有老宅,商品房,租房等等,自建住房已不多见了。家乡,淮河犁铧尖1973年,我家人八口,房两间半,临街一间,院后一间半,其中半间为过道,称腰屋,院后房与县食品站相邻,该站要扩大规模,欲征购此房。
事情是这样的,零几年的时候,亲戚家要盖房子,雇了包工头给他家盖,但是由于亲戚对包工头装修的不满意,不给包工头钱,而包工头也不给妈妈工钱,都是苦力活,那时候几百块就挺大了。辛辛苦苦一个月,一分钱都没拿到,网友们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