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实小的数学老师们都兴奋地到清江外国语学校倾听他们的“男神”——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公开课了。虽然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也久闻华老师的盛名,也读过华老师写的书《我就是数学》,所以早已心生仰慕和敬意。
华应龙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特色以及成长之路被很多专家学者不断解读。作为华应龙老师的超粉,有幸成为其徒弟,耳濡目染,对他了解也很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要提炼他作为名师的特质,却感到非常困难,因为太多优秀品质不是几个关键词能表达出来的。
“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在数学课堂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华应龙用“半条被子”红色经典故事,给听课的学生引入了分数的概念。近日,由华应龙名师工作室举办的“为教育涂好爱国底色”专题研讨会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举行。
几年前,我刚刚担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时,有人对我说:“你要想改变中国的教育,首先要改变中国的家长。”近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育从业人员,又各有各的烦恼。
■教师阅读与指导近期,由中国教育报开启的“数学阅读线上研习营”自开播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数十万人的积极参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作为“中国教育报数学阅读导师团”总导师率先带来了干货满满的数学阅读公开课和专题讲座,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审辩式思维具有批判性、求真性、包容性、反思性等特点。审辩式思维从问题出发、用事实论证、让观点发生、以评价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国数课”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数学课”的简称,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选取合适的“中国故事”,将爱国和数学相连接,既能用中国故事讲好数学,也能用数学讲好中国故事,既用爱国为数学添温暖,也用数学为爱国增理性。
11月11日,五位年度“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揭晓,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教授、原上海大学校长杨德广教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老师、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姜大源研究员、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理事长曹勇安教授获“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荣誉称号,他们是来自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
本报江苏海安5月28日讯(记者 孔萌)5月26日—28日,中国教育报在江苏省海安市举办“阅读中化错”主题交流会,联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化错教育创始人华应龙,积极推广数学学科阅读。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的五周年之际,粤港澳大湾区校长行动联盟踏上了新征程。5月11日,以“高端引领、深化改革,推动大湾区教育改革与高质量”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校长行动联盟大会暨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星执学校隆重开幕。
孩子开学四年级,班主任突然在群里通知开学不带孩子了,换了一个刚从大学出来没二年的老师,以前的班主任教的特别好,教龄也有十几年了,而且非常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辅导,家长都比较喜欢班主任,这突然的通知让我们家长无法接受,想问问大家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