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晓明每年2月18日—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就迎来了雨水节气。按现代人的思维难以理解,大寒没过多久,立春才半月,很多人还沉浸在“正月十五闹花灯”的过年氛围里,北方大地仍是一片萧索景象,怎么能和雨水关联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
雨水,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一般始于每年公历的2月18日至20日,今年始于2月18日。雨水,不仅预示着降雨的开始和雨量的增多,还意味着气温的升高。菜花开在雨水第一候。菜花,主要指油菜花。雨水时节,南方的油菜花便开始绽放出春日亮丽的金黄,而北方的油菜花要晚到5月份才盛放。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我们走进春意萌发的大自然,感受雨水节气的美丽中国。“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节气意味着冰雪消融,降雨增多,但降雨量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甘雨时降,万物以嘉。
在雨水这样一个充满意境的节气里,走进惠州西湖泗洲塔,感受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意世界吧!2023年2月19日,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在这个时节,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春风拂面,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来源 | 中国教育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今天,我们迎来雨水节气。雨水一到,春回大地,处处生机,正是九九歌中的“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时节。春雨随风潜入夜,柳丝含烟更怡人。何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雨水初候·獭祭鱼——春风化雨蕴大爱色彩如初春的细雨柔柔落下,飘满整个画面,烟雨朦胧里,依稀看到有碧水涟漪,有大地返青,有点点蓓蕾若隐若现……伴随着梦幻、柔美的感觉,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这是《雨水初候·獭祭鱼》的气息。
点击观看视频雨水,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元代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雨水时节,草木萌发,细雨点点,风景如画。
雨水节气作为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此节气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降水增多,二是气温回升,标志着降雨的开始和雨量的增加。当然,增多是个相对概念,但并不是说雨水到了就一定会下雨,还要看具体的天气系统。而气温逐渐回暖,降水的形式也由雪转为雨,因此,这个节气称为雨水,是极其恰当的。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日—20日交节。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