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说,已经做过的事不必劝谏,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对此,国学大师南怀瑾总结为:"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的让它过去吧,不必刻意回想记忆,也不必挽留,让一切顺其自然。佛家说的"缘",就是说万事要随"缘"。
人活一世,鲜有事事顺心如意之时,即便是成功人士,到了盖棺论定的时候,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印象中是东坡跑步,人到中途,感觉很累,但仍鞭策自己定要坚持到底,可恍惚间一念闪过:为什么非要坚持,把自己搞得很累,难道就是为了到达终点吗?
续原《经藏智慧100讲》 作者:樵夫头条百度独家版权,谢绝授权任何机构作盈利性商业用途!见性有三个层次:初见性时,只是理悟,能够如理知解,明其义谛;次见性时,方是事修,能透事来事去,不离本心;彻见性时,理事圆融,余习顿消殆尽,自在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