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定期体检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群,而年轻人往往觉得没有必要,但实际上现在的年轻人,也是亚健康非常严重的一个群体,所以不管是中老年还是年轻人,定期体检了解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还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小丽今年28岁,再过几个月,她就要跟相爱3年的男友一起举行婚礼了。上周,她和男友一起去试婚纱,结果发现,按照她现在的体重,很多好看的婚纱都穿不上去,于是她决定从这周开始减肥。平时小丽的工作很忙,所以肯定不可能抽时间去健身房锻炼,锻炼这条路不行,小丽就决定从饮食上控制。
在古装偶像剧《星汉灿烂》里面,男主角凌不疑在刚刚与女主角程少商定亲之后,曾为了怕程少商晚上吃得太多对身体不好,而阻止程少商在马车上进食,并告诉程少商,说他每天都是“过午不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时刻保持警醒。
“过午不食”源自古代的养生观念,主张午后不再进食,达到养生保健目的。观念在古代医学中有所体现,适当控制饮食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过午不食”并非适合所有人。人体需要足够的营养来支持日常活动和身体功能!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谐音是“我要1(腰)”,通俗地讲就是“我要瘦”,这无疑是无数胖子的心声!古人常说“过午不食”,这成为一部分减肥者采用的减肥方式,但也有人疑惑,“午”到底是几点?这样减肥科学吗?
“过午不食”真的科学吗?“过午不食”这一源自佛教戒律的古老生活习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这个习惯的核心是,从午时(即11:00—13:00)起不再进食,目的是通过减少晚餐的摄入量,实现身心健康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