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18期,原文标题《“透析者”如何活着:一个医生的保卫战》,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据估计,中国目前有超过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其中需要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大约超过100万人,进入透析的平均年龄仅仅是50多岁。
血液净化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使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能得到充分的透析,加之必要的中西医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管理及适当的体能锻炼,慢性透析患者身心康复并重返工作岗位是完全可能的,慢性透析患者的康复就是要使透析患者不存在尿毒症症状,无并发症发生,生活自理并有从事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虹红 通讯员 徐尤佳77岁的张大妈已经做了两年血透。日前,她因血管通路堵塞,导致无法正常做透析,而被送往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做了急诊手术。出现此次险情,原因是她没有按时检查内瘘,导致血栓形成。
尹彦琪 肾上线 过去,由于缺乏良好的疾病监测系统,我国一直不能真实有效的向全世界公布具体的透析数据。为了打破这个僵局,2014年,依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立了中国肾脏疾病网络(CK-NET),这是目前肾病领域里最重要的大数据中心之一。
一间不算宽敞的房间,挤放着两张简易折叠床,墙边堆放着一些医用物资,这便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净化科主任杨向东的办公室。“现在还好一些了,之前我们二楼整个走廊全是床,每个房间能加床的都加上了,大家全部住在这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付敬对记者说。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7日讯 21年前,年仅28岁的顾先生被诊断患上了尿毒症,除了透析和换肾,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在困难面前,短暂的迷茫之后,他选择了坚强。21年过去了,老顾不仅能做到每周两次的透析和日常工作两不误,还能悉心照顾卧床的母亲。
红网时刻新闻5月28日讯(通讯员 吴鸿)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尿毒症就意味着绝症。其实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国家医保政策的全面实施,俗称为尿毒症的终末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有了长期存活下去的物质与经济基础,尿毒症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生存质量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