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昨天,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问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第一人。“屠呦呦的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国际科学界这样评价这位中国的女科学家。
就在2019年,英国BBC发起了一项叫20世纪最伟大人物的全民票选活动,入围的候选人一共是28个,在科学家候选名单中,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成功入围,与他一同入围的是计算机之父阿兰图林、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句诗出自《诗经》,描绘了一幅鹿群在野外悠闲觅食的景象,也恰好成为了屠呦呦一生的写照,这位与青蒿结缘的中国女性,用自己数十年的辛勤研究,将青蒿素推向了世界舞台,为全人类对抗疟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5年,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在科研领域取得如此成就的女性,却在漫长的岁月里默默无闻,甚至一度被“雪藏”,是什么原因让她在获得诺奖后依然保持初心继续奋斗在青蒿素研究的前线?
#头条创作挑战赛#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屠呦呦与丈夫李廷钊说起屠呦呦,大家一定不陌生,她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也是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著名的药学家。疟疾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数千年,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的总人数高达数十万。
她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本土科学家,第一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性科学家,她用一株青蒿挽救了世界数以万计的生命,被西方媒体尊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她就是功勋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
题:探访屠呦呦工作室:青蒿素问世50周年,为何她仍牵挂?“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中这则名句已成为大众心中关于屠呦呦与青蒿情缘的象征,工作室展览区域正是从“呦呦初鸣”开始,记录她一生与小草青蒿的不解之缘。
网上有种观点认为:评委会认为屠呦呦“无博士学位”“无海外名校留学经历”“无足够的核心期刊”,所以无法获得院士身份。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屠呦呦无法获得院士身份是中医思想与现代医学之争,是学术圈子之争,是院士评选标准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