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家医保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的医药机构数量达到了64.4万家,比上一年增加了9.36万家。通过不懈的努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不断的扩大,从住院费用扩大到门诊费用,再扩大到门诊慢特病费用,惠及更多的群众。
光明日报北京8月29日电(记者 金振娅)国家卫生健康委29日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5.1/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5‰,均为历史最好水平。公报显示,我国卫生资源总量持续稳步增长。
12月3日,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在京开幕,主题为“多元、传承、创新:让传统医药造福世界”。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在全体大会上介绍,我国基层中医馆达4.2万个,中医类医疗机构达9.3万个,开展中医药专业教育的高校达486所。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卫生健康方面,2024年全年总诊疗人次101.1亿人次,出院人次3.1亿人次。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9.2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295万人。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程靓)3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据悉,2024年末,北京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285个,其中,医院774个,比上年增加9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4.1万张,增加0.
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始终致力于促进全球卫生事业发展,60多年来,我国累计向亚非拉、欧洲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员3万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余所,诊治患者3亿人次。与此同时,我国还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交流、实施项目共2000项。
来源:经济日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健康消费需求迅速增长,推动相关产品和服务加速创新,健康消费活力日益显现。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培育壮大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作出部署。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大力提振消费的各项任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机器人诊脉、AI问诊、巧克力山楂丸……在2024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的中医展区,中医学以多种形式呈现,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服贸会上,这一工序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
海姆立克急救法、颈椎操、心肺复苏、热射病、心梗、婴儿吐奶……在以秒为单位的短视频中,万千医生将原本晦涩的医学内容浓缩为通俗易懂的知识点,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千家万户,在不经意间帮助更多被健康困扰影响的普通人,甚至拯救他们的生命。
2023年,我国婴儿死亡率降至4.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6.2‰,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5.1/10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一组组数据,标识出健康获得感提升的轨迹。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健康进展成效,前瞻下一步工作重点。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据国家卫健委2023年发布的《2022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中国医生人数(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共有443.5万人,同期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诊疗人次达到84.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