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核战争对于现在来说,只是发生于科幻电影中,然而,随着现在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各国之间的矛盾加剧,核战争竟成为不可能的可能。一旦核弹投放,爆炸和高温会在夷平周围的一切生命,即便有幸存下来的人,也要面临着饥渴、疾病和野兽等新的威胁。
为提升灾害发生时的应急保障能力,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多家科技企业,用时1个月完成了安全应急小屋研发,可保障紧急突发情况下“电不断、水不停、讯通畅”。小屋配备净水、通讯、供暖、发电和储能等系统设备。目前,北京已建成6间安全应急小屋。
上海,一座拥有着近25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如何提高市民的安全感?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了解到,目前,上海警方正在推动城市“平安屋”建设,各公安分局通过设置“安全屋”、“平安驿站”等的有益探索,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在群众遇到紧急状况需要帮助时,提前介入,为公安机关出警处置赢得宝贵时间。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3月23日消息(记者 沙晓峰)前不久,三亚首个急救安全屋在三亚市天涯区红旗街社区街心公园党群服务站揭牌成立。今后,该急救安全屋将开展急救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升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知晓率和急救技能。
原标题:三亚首个急救安全屋投用(主题)今年,全市计划建设9个急救安全屋,培训持证人数3000人(副题)三亚日报讯(记者 林林)3月20日,三亚市红旗街社区急救安全屋暨红十字博爱家园在天涯区红旗街社区街心公园党群服务站揭牌成立。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在上海吴中路虹莘路口的万象城露天广场上,有一辆长13米、宽4.5米的加长版“房车”,酷似复兴号高铁的车头上,喷绘有“警务移动指挥平台·虹桥号”字样,房车侧面则印有醒目的“安全屋”LOGO和虹桥龙柏派出所字样。
当日,一座集社区医疗、急救、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在上海浦东新区东明路社区活动中心正式启动。当日,上海新华医院启动灾难生命支持的民众培训课程,这套课程翻译自美国国家灾难生命支持课程,面向20名普通民众开展急救培训,目前院外培训基地设立在健康医学院,
廊道式烟花爆竹安全屋。记者 陈君沂摄4日上午,前来购买烟花爆竹的市民林先生提着一整袋烟花爆竹,满意地从台江区白马中路万科里的烟花爆竹直销点离开,边走边感叹道:“今年直销点的设计变了样,看起来更加安全了!”那么,今年的烟花爆竹直销点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
编辑:晴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末日一说从未停止过,即便科技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末日的恐惧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具体化,从核战争的恐慌到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忧,再到流行性疾病的威胁,这些现实和虚构的末日场景催生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末日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