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夏天,因参加香港电台的一档文学节目,31岁的苏童首次来港。7月20日,苏童于香港书展的讲座「文学的交叉小径」在会展中心的5G厅展开,整场座谈苏童言谈轻松,就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展开的内容细腻又风趣。
今年年初,作家苏童做客南京晓书馆给读者带来福利,紫牛新闻记者也有机会听他分享文学生涯。苏童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倒是读者说会在街头偶遇他。苏童最近在忙些什么呢?他告诉记者,疫情开始以后,已经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当教授的他一直待在南京的家里。
苏童在写《妻妾成群》时并不限定它为单纯的写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故事,也不是为了向我们展示古代一名男性可以娶多位妻妾的故事,而是为了向我们揭露当时女性内心的痛苦与恐惧,通过叙述四位不同性格的女性在同一个环境中生活,每天的生活围绕一个男人展开,苟活于陈家大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孟姜女,而且,现在没有人知道第一个想出让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是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已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年,神话流传的方式是从民间到民间,著名作家苏童的神话之作《碧奴》,则“重述”了这个传说。
如果你走在街上遇见敏儿他妈,你不会猜到她是个说评弹的女艺人,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严某某,就是那个围白丝巾的女人,她以前是评弹团的演员,你会说,这就对了,她一定是说评弹的——怎么去分辨一个人是否是说评弹的呢?
“文学观澜”是中国作家网在《文艺报》所开设的专刊,其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究”专版旨在总结获奖作品以及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经验,我们邀请作家、评论家或回顾重温获奖者的代表作品,或把脉其创作整体风格,或解析其近年文学创作,力图形成多元立体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究新貌。
节目组在风景优美的海南分界洲岛打造了一家真正的面朝大海的“分界书屋”,邀请作家余华、苏童、西川、旅行博主房琪作为常驻主理人,程永新、叶兆言、祝勇、欧阳江河、黄蓓佳、肖全等一众文艺界好友也将作为嘉宾一一来访,围绕这间书屋,白天他们阅读、会客、交谈,夜里他们轮流值班,用日记记录刚过去的这一天。
北京│先锋与坚守:重返诗歌的精神家园——《持灯的使者》(增订版)新书分享会地点: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社科院研究生院D座2层单向空间嘉宾:北岛(诗人)、芒克(诗人)、黄锐(艺术家)、徐晓(编辑)、史宝嘉(诗人)、鄂复明(诗人)、刘禾(学者、作家)、欧阳江河(诗人)、李陀(作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