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广州电台就“手机偷流量”和风信子IT做了一个专访来谈这个问题。起因是前些天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上海消保委对手机偷跑情况的检测报告,说大部分手机品牌都存在偷跑流量的情况,引起了很多媒体的转发和讨论。近日部分用户也向风信子IT工程师反复咨询手机偷流量的问题,是不是很严重呀?
点击上方蓝字“电脑报”关注我们移动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很多人不离手的贴身物件,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智能手机刷朋友圈、语音聊天、看资讯、玩游戏等。虽然Wi-Fi已日渐普及,但也总有一部分时间需通过手机流量来支持上述操作。
前瞻资讯:11月1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之前因陈女士手机一夜跑流量50GB事情,偷跑流量这个话题再次让网友关注起来,事情起因是因为11月11日晚,陈女士关掉手机后台程序和wifi后就上床睡觉,结果次日起来,发现无法发送微信,网络连接不上,于是拨打电信客户才发现,自己手机已经欠费9
近日,本报持续关注“手机偷跑流量”,并作出多篇报道帮助市民解决问题。昨天市民邹先生向本报反映,前天晚上,他手机的WLAN流量也在本人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偷跑了5000多MB省际流量,导致手机欠费,并在他已经将WLAN功能锁定后还在持续扣费。
近日,一条“女子手机充电3小时用23G流量”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最终,中国电信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此事,称是手机软件反复下载文件造成。其实“3小时用23G流量”严格来说,应该是第二波热议的标杆性事件。
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玩会儿手机,就会收到运营商短信提醒,告知自己的流量快用完了或已经使用超出套餐外的流量了,再使用流量,就会计费了;亦或休闲时,看一部精彩的电影就不知不觉中消耗了3GB数据流量,甚至消耗更多的数据流量;亦或手机放在桌子上,没有使用,自己的数据流量也会相应
虽然中国移动、电信以及联通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执行“流量不清零”计划,但是有关流量的话题还没有结束,更有部分网友表示虽然流量不清零了,但是偷跑流量的情况严重了,更是曝出了“用户陈女士手机一夜跑流量50GB”事件,而为了证明并非运营商偷跑流量,中国电信武汉电信公司取得客户授权,允许武
智能手机给消费者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其诸多消费风险也让人防不胜防。智能手机用户常常有这样一个疑惑:明明没有打开任何使用网络流量的应用程序,手机流量却无缘无故被用掉了。这一“吸金陷阱”是消费者自己买单,还是由电信运营商来担责?
三大电信运营商自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已一个月,有部分网友在社交媒体中吐槽本月流量消耗速度太快,怀疑运营商“偷流量”。对于网友的质疑,运营商做出了以下回应,1、”中国移动回应,“手机流量不会跑得快”,中国移动计费系统准确性国际领先。测试后也没有发现“跑得快”的问题。
自从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十月份实施的流量不清零业务后,各种怪诞的事情接连发生,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运营商的定制的新流量计算法!前不久,内地艺人韩雪曝出了自己与中国移动闹得不愉快。事情的起因是韩雪当月修改了手机卡套餐,结果上月剩余的流量就被自动清空了。
近来关于流量偷跑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自国内三大基础运营商开启了流量月末流量不清零的服务实施之后,许多用户都感觉流量使用速度明显变快,每当流量发生异常诸多媒体和用户便会把矛头直指运营商,但真相真的是如此么,让我们也一起来看一下近期的运营商背黑锅事件吧。
前瞻科技快讯,在三大运营商宣布手机当月流量不清零之后,关于偷跑流量的讨论多次出现,移动、联通均有中招,刚刚报道了一名联通用户在3分钟用尽将近1G流量的事件,最终联通赔偿了80元话费,而现在佛山电信也被指偷跑流量,一名用户称手机在充电的3小时期间,用掉了23G流量,欠费1100元导
a欢迎收听《在线聊天下》,我是赵妍 自10月起推出手机流量单月不清零新政后,近日有不少网友吐槽流量消耗过快,怀疑运营商“偷流量”,引发热议。 ■ 网友声音 @李熏然的小跟班:我天天在家有wifi,昨天出门一趟手机都没用过,前天查过流量,今天再查少了60多M。所以你提速了?
下午收到移动的短信提示,被告知本月已产生5元流量费。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误开了流量,心想着下班打客服电话问问。不到四点,10086来电话了,给我介绍流量套餐,正好我说想咨询一下,我这个手机号作为副卡就是接听电话怎么还会产生流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