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严*公讳**,生于一九三六年古历二月初七日,卒于二零二三年古历七月十九日。享年八十又八。先父出生农民家庭,他一生要强,知书明理;勤劳俭朴,忠厚持家;乐于助人,亲友推重;严教子女,劳苦功高;其识可师,其风可表。为铭记恩德,特立石刊文,以示永念。
其实逝者比活着的人事儿多,他们有时会跟后代斤斤计较,但无论怎样后代都会对先人毕恭毕敬,甚至崇拜,给自己先人立一块墓碑,并在上面写上“考、妣、先、显、故、讳、先生、老孺人等尊敬的称谓,以此表示对逝者的尊敬与祭奠,以及无限的怀念。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丧葬习俗,从最开始的“墓而不坟”,就是人死了只埋葬于地下,地表上不树任何标志。到后来要在陵墓上堆个小土堆,再到后来又有了“人死立碑"的习俗,既方便指引子孙后代来拜祭,又彰显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子孙们对先人的孝道。
大约是人们不熟悉或不喜欢考妣两个字,现时生活中,给父母立碑的,大都用先父、先母,不用先考、先妣。专门看过不少公墓,也做过一些统计,立碑用先父先母大体要占七成以上的大多数,而且,立碑时间越近,用先父先母的比例越高。 有一点必须明确,在古汉语中,先考先妣和先父先母在意义上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