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在糖,紧紧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在这种由牙齿表面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道路上,口腔健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牙齿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饮食、发音甚至自信心。龋齿作为常见的口腔问题,若不及时预防与治疗,可能会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困扰。
红网时刻新闻5月10日讯(通讯员 费点)龋病(又称“虫牙”“蛀牙”)是较常见的口腔疾病,在最近的一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8.5%, 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1.9%。当发现牙齿“有洞”、牙齿“变黑”甚至牙齿出现疼痛,那么通常情况下是长“虫牙”了。
龋齿,常被叫作蛀牙,也有人叫虫牙,学名叫作龋齿,其真实形成原因主要是牙菌斑中致病菌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腐蚀牙齿的结果,而非真的有蛀虫。龋齿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儿童青少年患龋齿以后不仅引起疼痛,而且影响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等,从而影响到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