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仪式。通讯员供图。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15日电 (唐贵江 刘倩)4月14日上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民族医学特色疗法深圳协作医院暨广西壮、瑶医药技术服务指导中心深圳服务站在深圳健安医院举行揭牌仪式。
广西新闻网南宁4月27日讯(记者 李冠宏 通讯员 刘丽娟)中医非遗特色技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传承,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医疗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法主要包括壮医药线点灸、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瑶医滚蛋疗法等。
本报讯(记者王彩娜) 日前,黄氏瑶医油针疗法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在广西柳州召开。与会专家对黄氏瑶医油针疗法在弘扬民族医药技术、解除患者病痛等方面所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表示肯定,并对该疗法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瑶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本报北京讯(记者王彩娜)日前,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的“黄氏瑶医油针疗法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北京召开。评审专家认为,该项目在科学技术上优化了传统瑶医油针疗法,为促进瑶医药现代化发展、服务人类健康作出了积极探索。
采药回来的黄兰英。一个小背篓,一把大镰刀,一套朴素的瑶服,一只开路的土狗——这条崎岖的山路,这位现已年龄百岁的老太太已来回走了84年……谁也不承想,102岁的瑶医黄兰英竟意外走红互联网!近日,素人网友拍摄的一段“百岁老人上山采药”的视频“出圈”了,获得千万流量。
中新网南宁4月9日电(杨陈 刘妍伶)免费问诊、体验拔竹罐、自制香囊、吃五色糯米饭、品壮乡药膳、饮广西油茶、跳竹竿舞……4月9日,一场将健康文化与广西本土民俗文化深度融合的健康文化宣传活动,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拉开序幕,本地民众与外国友人在“吃喝玩乐”的过程中了解壮瑶医药文化及健康文
Transparency在长期的山区生活中,各地瑶族群众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成为民族医学的一支。瑶医疗法与中医相似,大量运用山林中的草药治病,是其一大特色。瑶医不仅是一种医疗手段,更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央视网消息:102岁的黄兰英是湖南永州江华县湘江乡的一名老瑶医,自小跟随祖父学习采药、把脉技艺,至今已有84年的瑶医药从医经历。现在的她依然身手矫健、认穴精准、口齿清晰。端午节期间,江华县一年一度的瑶医药节上,黄兰英的义诊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中新网永州6月28日电 (黄春华 杨丁香)只要不坐诊,黄兰英就会背起背篓、拿起镰刀到瑶山里采草药。去最偏远的深山,她要花上六七个小时。寒来暑往,方圆数百里的瑶村山寨、峻岭沟壑都留下了黄兰英采药的足迹。黄兰英在山上采药。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11月3日讯(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刘丹 袁利)传统特色区域一字排开、瑶医特色体验专区首次亮相……11月2日晚,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湘仲景中医药文化流动夜市第七站暨省名中医团队进基层活动”在长沙市开福区珠江·星环购物中心
从燃着火焰的碗里,徒手抓起一把火,拍在腿上,加入揉、捏等手法,循环往复。这不是杂技,而是湖南永州江华民族中医医院的瑶医专家李珍清正在用独特的瑶医抓火疗法,为患者进行治疗。 李珍清出生在一个瑶医世家,是第十二代传人。8岁开始跟随祖母、伯父上山识药、采药。
央广网永州6月26日消息(记者黄珂岚)在湖南最南端,南岭北麓,潇水源头,藏于两广交界处,山水交织风景延绵,这便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历史上,瑶族是一个因躲避战乱而经常迁徙,以刀耕火种顽强求生的民族,更是一个勤劳刻苦、团结凝聚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