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一书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原为86篇,至唐又亡佚10篇,今本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
有地君国而不务耕芸,寄生之君也。故曰: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管子·八观》【译文】拥有土地的君主治理国家,如果不重视农业,就只能是依赖别国生存的君主。所以说,巡视一个国家的田野,看它的耕种情况,核计它的农业生产,国家的饥饱情况就了解了。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管子·牧民》【译文】凡拥有土地且可管理百姓的统治者,一定要专注四季农时,保证仓库里粮食充足。国家富裕,远方的百姓就会来归附;土地全都开垦耕种了,百姓就会留下来长久居住。
而好恶不同,各行所欲,而安危异焉,然后贤不肖之形见。——《管子·禁藏》【译文】人的喜好厌恶不尽相同,人们各自追求喜好,后果就有安危的区别,有才德还是没有才德的君王就显现出来。管子为什么要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开始约束君王?因为“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也。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发表了题为《团结协作谋发展勇于担当促和平》的重要讲话,针对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促进文明互鉴、完善全球治理等议题表达了中国的鲜明立场,为金砖国家在变乱交织的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合作并作出更大贡献擘画了未来路线图,为壮大和平发展、团结合作的全球声势唱响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之声”。
2022年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人民至上》,文章援引古语“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向全党再次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管仲在《管子》中有言:“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海纳百川,山容万物。人生如海也如山,人活一辈子,其实活的就是心胸。心有一隅,米粒般的烦恼也会将这一隅填满;心若有四方天地,山大的烦恼也不过是沧海微尘。
学诚法师说:“你说的话,其实就是别人眼中的你。”嘴中有情,言语温和,自然处处结善缘。梁启超五十三岁时,因尿血症住院。当时,医生建议他接受手术治疗,但风险较大。梁启超考虑过后,选择接受手术。但手术过后,病情依旧。家人们都很生气,甚至当众数落起医生。医生自然不满,言语反击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