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国同为世界最大农业国;中国与俄国同以农民问题为其最大问题;中国与俄国同以工业化为其应取的趋向。除了不要忘记中国过去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以及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上的不同外,所有苏俄几十年来的变迁阅历,无论在前途目标上,还是在方法策略上,真是我们再好没有的借鉴。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把苏联作为发展导师,苏联取得的成就,是无数革命前辈先赴后继奋斗的动力。十月革命后1917至此1923年,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俄国主要任务是,恢复战争创伤、土地分配,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如何在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艰辛探索。
这场运动的实施在苏联农村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变革,对国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作为苏联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旨在加强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控制和管理,推动农村向社会主义道路转变。
回顾70年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演进脉络,在生产资料所有权问题的认识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即早期片面追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到后期,逐步认识到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产权束中可以分离出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实现两权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