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方言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因为贴近百姓生活,既体现民俗又接地气。如“茶”在普通话里通常用动词“喝”与之搭配,而扬州话却说“吃茶”,因为食物除了茶叶泡制的饮料,还包括一些米、面、果制食品,此外,像扬州方言“玩的”,雅俗共赏,内涵十分丰富。
砖厂扬州人多,有时候儿子的同事,扬州老乡们会一起跟过来,家里俨然开起了扬州同乡会。而上海人,或者扬州人的后裔们,也许可以从雾里看花的交往中挣脱出来,去认识一个书上没有、网上也见不到的扬州,遇见为你随手淋上麻油的扬州人,交上为你讲解扬州风物的朋友,寻到几个已经无法用乡音沟通的远房亲
朱顺林介绍书中俗语扬州俗语,扬州土生土长的方言,老扬州的“口头禅”。扬州人朱顺林花了35年,收集精选整理出1586条扬州俗语,编著成《扬州俗语集萃》一书,刚刚由广陵书社出版。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俗语正在从人们的口中、生活中渐渐消失。
扬州曲艺,素有传统。出生于苏北泰县打渔湾的明末清初大说书家柳敬亭,最初就是在扬州说书。他在说书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他在扬州的活动,直接推动了扬州评话艺术的发展。清代中叶以来,扬州说书行业大为兴盛,书场“各街巷皆有之”。据《扬州画舫录》等资料记载, 那时扬州的说书名家有数十人之多。
中新网扬州7月1日电(苏亦瑜)“这是哪里?”来自萨尔瓦多的乔森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张在扬州体验赛艇的照片,就有朋友连忙发问。而曾在镇江待过三年的孟加拉国小伙孟浩,更是称这里是自己在中国的“母省”,来到江苏扬州感到很亲切。
中国江苏网1月7日讯 “简直太好听了,这个版本的《二分明月》,一点都不比电视上听到的那个版本差。”昨日,扬州不少市民的朋友圈内,都流传着一首扬州话版的《二分明月》。作为热播剧《大清盐商》的主题曲,用扬州话来演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而这个扬州话版本的主唱者,就是“扬剧王子”李政成。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扬州建邗城,扬州属于吴语区。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越语。从泰伯奔吴,夷蛮之邦受到深厚而宽广的中原文明熏陶,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所以,吴语无论是历史和文风,还是语言等方面,都继承商周上古汉语,及至东晋衣冠南渡,吴语已接近雅言。吴语与吴越文化血浓于水。
扬州方言发音人进行前期培训还记得本报2013年1月15日的报道《扬州方言将录入国家“声库”》吗?记者昨从市语委办获悉,我市已经正式选出四位扬州方言发音人,他们将成为扬州话的正式“代言人”,而他们所讲的扬州话,更将成为扬州方言的“活化石”。
近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2022—2024年藏品征集成果展”上,展出了一件元代青白釉的波斯人物香插。萌萌哒的外形,非常引人注目。其实,“波斯献宝”还是一句扬州方言。当你在扬州街头听见有人笑骂“波斯献宝”,别蒙!这可不是在cue迪士尼动画,而是一句自带BGM的千年文化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