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沿滩区黄市镇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市草编科普培训活动,来自水井沟村的70余名草编大户参加此次培训。培训会上,水井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杨红玉分享了黄市镇草编文化历史沿革与当前现状,提高了村民对草编文化的认识,也增强了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农历新年将至,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广南村侗族群众抓紧时间赶制草龙,这项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今天也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在广南村,村民们早已各就各位娴熟地制作着草龙,一扎扎糯禾秆在大家的双手穿梭缠绕下,逐渐变成一片片龙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代娟 通讯员 浮雄风寻常的麦秸秆,在手上捏揉翻折,化身一条条长“辫子”。“辫子"再经盘绕、缠结,变成草盖、草帘、工艺篮等,这些充满巧思的草编制品,就是入选获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南务村鑫福草编厂草编出来的。
王勤指导村民进行草编 缪璐 摄中新网上海4月24日电 (记者 缪璐)几根黄草在王勤的手指间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便勾勒出漂亮的形状与纹样。用其制成的作品,不仅进过唐朝宫廷,还登上过进博会的舞台,这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草编。草编是大自然给予上海嘉定徐行的一份厚礼。
大河网讯 麦子是中原地区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小麦的种子从头一年10月份上旬开始播种到地里,到第二年5月下旬成熟收割,历时大半年,要经历四季的风霜雪雨。麦子打下以后,麦秆基本上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农村的村旁地头,散落的麦秆随处可见。圆韧细长的麦秆也能做成艺术品,你知道吗?
8月18日,岳阳街道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徐行草编“潮”起来体验活动。徐行草编工艺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于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当地民众习惯使用本乡出产的黄草秆茎来编织生活用品,编织出的工艺品纹理清晰、细密匀称、松紧有度、平整光洁。
提到草编你会想到什么呢?7月,在宝山中成智谷·中成美术馆有一场独具魅力的艺术展览,它的对象正是一项你可能很少听闻的非遗——徐行草编。「以草为介·设计草堂」概念设计展徐行草编产自嘉定徐行,历史悠久、工艺精细、品味高雅。
记者 祝越嘉定区徐行镇小庙村,上海徐行工艺编织品总厂总经理陈帆正在和老编织工们一起研究最新款草编包的设计。几根黄草在手指间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便勾勒出包的形状与纹样。9月初,又有一批徐行草编工艺包出口日本。
袁洁在教外国友人编东山草编。 受访者供图海南日报记者 习霁鸿在刚刚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海口城市展里的一根草让一名外国友人着了迷。因为他发现,在灵巧的手里,不起眼的草可以是实用性强的一张草席、一顶草帽、一个包,也可以是用作装饰的一个壁挂、一个玩具、一个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