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全局青年民警读书活动。加快推进“文化兴警”建设。郑州铁路公安局宣教处。《居安思危》一书,从传统源流、一脉相承、当代思考和制度探索等视角展开深入分析,展示了中华传统忧患意识的渊源和脉络,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忧患意识的产生和演进过程,展现了当代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理论思考和制度探索,希望对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居安思危理念、增强忧患意识有所助益。
《吕氏春秋·慎大》篇写道:“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这段话警诫人们,只有常存忧患、戒惧之心,才能永葆昌盛和胜利。春秋末期,晋国大夫赵襄子派新稚穆子去攻打翟国,不多久就攻取了左人、中人两座城池。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并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党员发出了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出自清代魏源《默觚·学篇七》:“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意思是在安定的时候应思虑危难,在稳定的时候要担忧动乱。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鸱鸮》是周公写给周成王的一首寓言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说的是一种小鸟,在天未下雨之前就懂得衔取桑树根,缠绕巢穴,使巢更加坚固,以此提醒人们要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