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针联)主办,中国针灸学会协办,浙江中医药大学、世界针联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方回春堂承办的第三期中医药“走出去”能力建设培训班暨中医药健康传播研习活动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幕。国医大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共话中医药传承创新。
【编者按】门诊室里的拥挤繁忙,耐心回答抽丝剥茧;无影灯下的争分夺秒,汗水浸透了衣衫。生与死之间,他们依靠的不仅是技术,更是那颗抚慰病患的“仁心”。白袍加身、任重道远,临平区广大医师坚守医者初心,救死扶伤无畏风浪,成了人民群众最坚强的“医”靠。
11月8日上午,“百年非遗 苍生大医——张绍富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暨全国中医骨伤流派学术会议”在富阳国际贸易中心大酒店举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王国强,省领导褚子育、徐龙仁 ,区领导马利阳、张鹏、王龙华、邱云参加。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方面获悉,第六、七、八、九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医国粹,加强长三角地区名老中医工作室学术交流,增强传承责任,打造传统中医药文化品牌,6月26日,浙江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董氏儿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儿科流派学术经验传承”继教班在海曙开班,省内外知名专家分别作专题讲座。
中新网嘉兴12月3日电(胡丰盛 顾燕)中国食养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名医的“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靠药攻”,也有俗语的“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在央视《百家讲坛》“舌尖上的养生”节目中,曾介绍过明代陈实功一个食疗处方——“八仙糕”。
第二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上逛“非遗大集”的游客文_岳岩非物质文化遗产曾是农耕时代的产物,进入到信息社会,其传承方式经历了从家族传承和师承到现代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新媒体教学的变革。百年之前,如果想要学习传统手工艺,可能需要拜师入门,经过师傅严格的审核,才能走向专业化道路。
8月27日,“指津•非遗谭”大运河非遗讲坛第四季第7期《中医情志养生》将在杭州方回春堂拱宸桥馆举办。本次讲坛由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浙江省非遗文献馆、杭州市拱墅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此次讲坛将由吕直医生与大家分享非遗故事。
中新网衢州5月22日电 (钱晨菲)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名单的通知》,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成功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悠悠衢江穿城而过,衢州素有“针灸故里、长寿之都”美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