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垂直崖壁上的鸟巢吗?在正定县滹沱河段,一座半个足球场大小、约6米高的沙岛上,手腕大小的巢穴清晰可见。这里就是崖沙燕的“家”。说起这座沙岛,有一个故事在滹沱河传颂着。上世纪90年代,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滹沱河石家庄段非法采砂十分严重,到处都是砂坑。
【来源:石家庄日报】随着农历乙巳蛇年到来,日前,石家庄市林业局与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发布了1月非迁徙季滹沱河鸟情调研情况。在工作人员以及生物多样性观察员们的努力下,1月份非迁徙季的滹沱河展现出丰富的鸟类生态,展现了滹沱河生态链的完整性。
越来越多的野生鸟儿飞抵滹沱河畔。黑鹳、白鹭、苍鹭在一起觅食。9月17日下午,记者在滹沱河特大桥东侧发现,许多白鹭在浅滩上觅食,在大片白鹭群中还有几十只黑鹳和一些苍鹭。经常在此地拍摄鸟儿的张先生说:“这么多黑鹳聚集在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还是第一次看到。
央视网消息:近日,河北石家庄滹沱河畔仍覆盖着冰层,但一片悄然化开的水面却热闹非凡。数千只野鸭成群浮游,时而扎入水中捕食,时而扑棱着翅膀追逐打闹,时而飞到空中,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有时还跑到岸上来觅食。这些“春信使”多为绿头鸭和赤麻鸭,另外还有黑水鸡。
中新网河北新闻4月2日电(王朋 唐茹)春回大地,候鸟北归。近日,一群小天鹅途经石家庄市藁城区,在滹沱河休憩觅食。蓝天之下,雪白的小天鹅们优雅地游弋于春水之中,或低首觅食,或安静休憩,勾勒出一幅生态美景。
很多人的儿时记忆里都会蜿蜒流淌着一条河,滋养一方,陪伴一代代人的成长。对于石家庄人来说,这条河就是滹沱河,它流经10个县市区,长约205公里,是石家庄最大、最主要的河流。然而,十几年前的滹沱河却是石家庄的“生态疮疤”,干涸断流的河道黄沙四起,污水横流、垃圾成堆。
随着农历乙巳蛇年到来,日前,石家庄市林业局与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发布了1月非迁徙季滹沱河鸟情调研情况。在工作人员以及生物多样性观察员们的努力下,1月份非迁徙季的滹沱河展现出丰富的鸟类生态,展现了滹沱河生态链的完整性。
石家庄市复兴大街滹沱河大桥与远处的太平河学府桥遥相呼应。盛夏时节,游客在滹沱河畔露营。骑行爱好者在滹沱河畔环城绿道骑行。滹沱河生态区苍翠葱茏,蓝绿交织,风景宜人。市民在滹沱河畔游玩。一列高铁驶过滹沱河。游客在正定古城城墙上游览。盛夏的石家庄滹沱河畔,阳光洒落。
央视网消息:河北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等多种地形地貌的省份。近年来,河北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去看看美丽的滹沱河和沧州段的京杭大运河。
黄胸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滹沱河从2020年连续4年迁徙季发现黄胸鹀身影。9月5日,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调研小组在滹沱河长安区段发现了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wu),经过两天的蹲守确认,这个黄胸鹀小群体约5-6只,它们应该是迁徙季南迁途径石家庄滹沱河湿地。
冬日时节,天空透彻。在石家庄市鹿泉区太平河流域东段,成群的白鹭翩翩起舞。据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的观测和统计,截至12月27日,栖息在石家庄湿地河湖的鸟类达到220多种,每年候鸟迁徙季节停留的鸟类达到数十万只,其中不乏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黑鹳、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一条河,能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在石家庄,行走在滹沱河畔,答案直观地呈现在眼前。2922公顷的水面,相当于4.6个西湖;10289公顷的绿地,相当于1.4万多个足球场。经过生态修复的滹沱河,重漾碧波、灵秀再现,为城市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