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双碳”工作开局良好,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称,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幅最大。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占到发电装机总容量的27%。
中国日报网10月14日电 国际能源署10月9日发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指出,未来6年,中国的光伏发电将会引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未来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中国、光伏。
央视网消息:6月15日,我国烟气提水量最大的66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完工投产。今天正式投运的国家电投内蒙古白音华坑口电厂每年可生产66亿度电,可满足23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发电能力处于同类型机组世界领先水平。
来源:环球时报 法国Futura网站10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利用巨大海上平台突破光伏发电极限 光伏发电站能否建在海上?这是中国华能集团打造的一个项目,这种漂浮式光伏平台配备了各种类型的光伏板,它在海洋条件下的效能和稳定性将在未来一年得到测试。
央视网消息:6月28日,在福建莆田南日镇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正式投产。平台不但能产生绿色电力,还是一座“蓝色粮仓”,实现了发电养鱼两相宜。随着直径130米的巨大叶轮缓缓开始转动,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海上平台“国能共享号”正式投产,为千家万户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来源:证券时报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86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题:中国海洋能发电:梦想已点亮现实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利用波浪能实现海上设备供电、全球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稳定运行……中国利用海洋能发电技术已经取得成功,并着力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昨天(11日),国内首台大型交流励磁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12号机组顺利完成15天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的滦河干流上,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日报7月24日电(记者 郑欣)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六月底,中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首次超过了煤电。随着国家加速风电和太阳能的发展,两者的总发电容量在上月底达到11.8亿千瓦,同比增长37.2%。截至六月底,中国的总装机发电容量约为30.
来源:【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丁怡婷)藏北高原,西藏那曲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2亿千瓦时;天山北麓,新疆华电61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开工,总占地面积约990平方千米,太阳能、光热、火电等多类型能源互补发电……今年以来,我国能源
12月14日,在西藏山南,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华电西藏才朋光储电站二期正式投产发电。相比一期工程5100米的海拔高度,新投产的二期工程最高海拔达到了5228米,再次刷新了我国光伏电站的高度纪录。当前,我国太阳能并网发电占总装机比重进一步上升至24.
记者今天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了解到,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24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3.6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82.6%,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本报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丁怡婷)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首次超过14亿千瓦。
近来很多省份纷纷拉闸限电,电力供应紧张,限制火力发电是一个重要因素。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建了这么多水电站,诸如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第二大的白鹤滩水电站,还有数不胜数的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它们的发电量按照官方数据是可以满足国内用电需求的,为什么我国还要依赖火力发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