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聊天中经常会听到贬低某个人,会说他“天生反骨”。那么,“天生反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反骨”的人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其实,按照词义,所谓的”天生反骨“其实是指某个人的思想态度,说这个人天生就带有着一种叛逆性格、喜欢挑战权威、追求自由的精神特质。
明崇祯十一年(1638)冬月,苏州城承天寺内,几个僧人围着一口古井,忙得热火朝天。原来苏州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原本丰沛清冽的井水眼看着见底,主持决定疏浚再深挖。当僧人下到井底,登着铁锹用力挖时,忽然锹头碰到一个大铁盒,心喜这是挖到了宝物,赶紧呼喊同伴把自己拉出井面。
日常生活里,常常能听到某人评价某人时,说他“天生反骨”,实际上是指他具有叛逆精神,经常做出跟常人不一样的行为,给其他人和自己带来了麻烦与伤害,但他自以为是,甚至浑然不知。“天生反骨”的出处来自于名著《三国演义》第150回,诸葛亮道: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故而斩之。
张小凡一边默默读着眼前需要注意的规则,一边伸手将绑在头上的皮套给拽了下来,随后将面前的碎发重新捋顺在一起。虽然张小凡手上动作一直没停,但这几条规则却早就已经熟记于心了。张小凡很清楚,在这规则怪谈中,规则是唯一能让人活下来的可能。若是进入游戏后连规则都记不住,那可就有点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