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七台河发布”勃利县恒山玉米合作社玉米收割现场合作社社员操作大型收割机进行玉米自动化收割喜看良田千重浪,最是好景秋收时。自9月25日起,勃利县168万余亩农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连日来,各合作社及种植户们纷纷抢抓晴好天气,对玉米进行收割,掀起今秋玉米收获“第一镰”。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浙江舟山12月6日电 题:一人“种地”7000亩 盐碱地上结硕果作者 王梦瑶 钱晨菲一个人管理得了7000亩地吗?不仅能,浙农耘科(岱山)农业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周理达还说:“很爽!
中新网温州12月30日电(周健 苏盈盈)“青蟹最大规格416克,南美白对虾最大规格33.6克,每亩新增青蟹产量31斤、对虾产量205斤,新增亩均经济效益10795元!”近日,位于浙江温州瑞安的浙南盐碱地(条台田)渔业产业研究院发布了2024年“成绩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三十里铺镇王架子村:沙土地结出“富裕果”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光明日报通讯员 夏旭光 解 斌“秋月梨套完袋了,后续一定及时打药防病防虫,同时及时追肥……”正值仲夏,丽日熏风,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程宇)初春时节,3月13日笔者看见,襄阳市谷城县刘家沟村的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饱满的大球盖菇破土而出,村民们弯腰穿梭在菌垄间,娴熟地采收着丰收的果实。欢声笑语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科创“顶流”点燃未来之城创新引擎170余名院士走进雄安,17个院士领衔项目在雄安落地科创“顶流”点燃未来之城创新引擎2024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筹建组成员杨波,展示操作鸿鹄智能农业机械装备。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通过开展生态农田连片、补充耕地等项目,廉江市石岭镇碎片化耕地变连片整地,低效利用和犬牙交错的撂荒地实现田块合理归并,变成每亩每年租金1500元的“抢手货”。这是廉江市石岭镇念好“土地经”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