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真是不禁感慨自媒体时代的乱象,没人把关,以讹传讹,甚是猖獗!但凡每次与“李嘉诚”相关的新闻出来,就有N个自媒体、公众号又转发这篇虚假的老文章,可能改改标题,阅读量经常都能10万+,果真是“谣言传千里”!
让我们把时间线拨回2019年8月16日,香港修例风波持续两个多月、暴力冲突升级的背景下。此前香港商界、地产商及社团已陆续刊登反暴力声明。李嘉诚则通过在香港多家主流报纸(如《文汇报》《香港商报》《东方日报》等)刊登署名“一个香港市民 李嘉诚”的广告,首次就修例风波发声。
从茶楼跑堂到钟表店店员,从五金厂推销员到塑胶公司经理,李嘉诚就是从这样的底层社会人员混成了香港第三任首富,还被多位国家领导亲自接见,商谈两岸合作的问题。只能说作为一个商贾李嘉诚无疑是最成功的存在。那么他的人生究竟有多么传奇?都说广东是最容易出首富的城市,李嘉诚再次印证了这一事实。
在李嘉诚搭建自己商业帝国的一生当中,充斥着商业逐利与道德情怀的权衡之争。从中国内地“囤地升值”的精明算计,到香港动荡中的隐喻表态;从欧洲基础设施的豪赌式抄底,到巴拿马运河港口的避险腾挪,他的每一步商业决策都裹挟着冷峻的资本理性,却也因背离家国情怀而深陷争议漩涡。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浪涛声里,藏着两个顶级家族的命运分岔口。当李嘉诚的"长和系"商业帝国以分毫必争的财务操作震惊市场时,霍英东家族却因霍启刚夫妇亮相亚运火炬传递再上热搜。同为香江豪门,"李""霍"二字之差,恰似"利""国"的谐音隐喻,划出了商人底色与家国情怀的天际线。
面对“别让李嘉诚跑了”的言论,2015年9月29日,李嘉诚作出了公开回应。我明白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1992年上映的电视剧《大时代》,当初只觉得好看,如今再刷,才真正懂得了香港。正是这样的股市泡沫,在前期迅速造就了一批富豪,这些暴发户们用龙虾当早餐,吃鱼翅捞饭,拿钞票点烟,而他们的夸张炫富行为,又吸引了更多香港市民涌入股市,众人硬生生将一个泡沫堆起,然后在1973年下半年,股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