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清华团队花20多万为村民“打印”住宅,只用160个小时的消息引发关注。这个房子位于河北省张家口一个村庄里,还被评为河北省十佳百优美丽家园。据了解,与传统的建造方式不同,这个宅子从墙体、屋顶再到院落,没用一砖一瓦,而是采用3D打印混凝土材料,通过机械臂完成施工。
文 | 晚城编辑 | 晚城河北张家口武家庄的娟子家门口,总是有人好奇的拍照。因为娟子家的房子不一般,没有用一砖一瓦,而是由三条机械臂像“挤奶油”一样3D打印而来。这栋房屋由清华教授徐卫国“操刀”,总体打印时间用了160个小时,不到7天。
科研人员在为产生裂缝的点位做标记。本报记者 康 朴摄振动台上,液压杆通过剧烈晃动模拟地震。(俯视图)受访者供图海外客户在交付现场了解中科视界的超高速摄像机使用方法。受访企业供图联合科研团队密切关注振动台上民居模型的抗震性能。
潮新闻 执笔 李灿 李娇俨很难不心动。眼前这栋房屋,106平方米无公摊,软装齐全拎包住,数天即可平地起,造价仅需20万元。自从清华大学建筑系徐卫国教授团队2021年的作品——河北张家口下花园区武家庄村的一套农宅,近期被自媒体再度聚焦,网络热度就持续发酵。
远在人类开始用钢筋水泥建造房子之前,泥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材料。而当研究人员开始用这种材料来 3D 打印,它又能带来什么新的想象力?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跨学科团队研发了一种将泥土作为 3D 打印材料的机制,并在其中融入了植物种子和细菌,以一种更精确的方式设计生态系统。
湖北日报讯(记者金凌云、通讯员杨叶)“只要有建筑图纸,基于数字建筑设计方法及机器人自控系统,通过混凝土3D打印机可打印出理想的房子。”10月25日,三峡大学大型(15米级)混凝土3D打印机首发,该校水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洋波博士带领团队向公众展示最新研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