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七届兰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揭晓。其中,有一位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杨兰花。她是丈夫行动的拐杖,她是儿子前行的明灯,她是守护家人安康的卫士。杨兰花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料患病的丈夫直到病故,同时还默默守护着双目失明的脑瘫儿子。
她已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却在捡到残疾养子后义无反顾将他养大;她和丈夫虽然收入微薄,却以无价的大爱滋养着养子的人生之路……图片来源:襄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教辉街头捡回残疾养子,她毅然决定将他养大1995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的街头,襄阳籍环卫工孟运枝发现了一个纸箱,里
中新网邵阳3月3日电 (通讯员 张雪珊)3月3日,家住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兴隆街道湘西南物流中心的汤慧,为6岁的孩子兵兵融合幼儿园学习的事情奔波了一个多星期后,决定继续一边辅导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写字、画画,一边为其寻找康复治疗机会。
杨同梅 是安徽农村人。22年前,儿子小亮(小名)呱呱坠地,她当上了妈妈,却没有太多为人母的喜悦,儿子患有多重残疾。为了让他将来有个照应, 杨同梅 和丈夫商量,于2000年又领养了一个女儿。让她痛心的是,领养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女儿也患有智力障碍。
中新网宜昌5月12日电 (方勇华 杨婧)“只要我活着,就一定尽最大努力把他照顾好。”湖北省宜都市松木坪镇庙河村村民徐晓平12日表示。23年来,她悉心照顾身有残疾的养子,用坚守诠释伟大母爱。徐晓平带着儿子在家里做家务。
近日,在江西景德镇,一位头发花白的母亲陪着坐轮椅的女儿去看音乐节,感动不少网友。有网友评论:“后来我才知道,有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视频截图视频显示,音乐节现场,一位年轻女孩坐在轮椅上,随着音乐节奏缓缓摇摆,开心地哼着歌。在她身旁,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短发老人。
在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乡一栋回迁楼内,54岁的赵玉春将馒头嚼碎后,嘴对嘴喂到女儿口中,像哺育幼鸟一般。这样把食物嚼碎喂到女儿嘴里的动作,赵玉春与妻子李焕梅重复了15年。从弃婴到少女,这个抱养回家的脑瘫女儿就这样被一口一口喂养长大。
冀州市小寨乡南大方村方世良夫妇,收养残疾弃婴并倾其所有为其看病,他们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1998年冬天,南大方村南一个躺在方便面箱子里的婴儿,在寒风中不停地哭泣。几天来,这个婴儿已经在三里五乡的人们捡回去、扔出来几次,人们只是围观,议论纷纷。
华声在线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黎思佳 陈浩然 张誉心 7月11日16时,热浪卷着暑气从敞开的大门涌入,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黄亭市镇和平村一户农家院中,李艳英正在为行动不便的儿子擦拭背上的汗水,“只要孩子们舒服一点,辛苦与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