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现滨州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民生事业高地、提升民生幸福高度的生动实践。滨州市委网信办联合市政府办公室举办“温度滨州--12197 民生实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随着滨州市殡葬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绿色的安葬方式更加深入人心,择一福地让故去的亲人与青山绿水相伴,回归自然、福荫后世的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日前,滨州人文园举行2024年公益节地生态安葬仪式,为选择生态花坛葬的8位故者举行以“鲜花永伴思念,生命回归自然”为主题的落葬仪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3月26日,滨州市人文园举行第三届生态花坛葬安葬仪式,通过庄严、肃穆、温馨的仪式,让逝者魂归自然,永享安宁。通过文明绿色的安葬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共同建设文明美丽家园。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号召,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助力非遗在乡村振兴浪潮中重焕光彩,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匠心传承·非遗赋能”实践团于7月打卡滨城区、博兴县、阳信县等地的“文化宝藏”,深入调研滨州非遗文化。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发掘滨州各县市区最新美丽风景,引导广大市民在市内游玩、打卡,市文化和旅游局、滨州日报社联合组织策划的“县区新风景 国庆打卡地”重大主题摄影报道今日以10个整版的方式推出,全面展示滨州的环境之美、发展之美、时代之美,让这些美景成为滨州人乐享、乐游、乐玩的打卡地。
“花落草齐升,莺飞蝶双戏。”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快到了,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祭扫先人,游园踏青的节日。清明节凝聚着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精神,传承了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对亲人的纪念与牵挂。清明前夕,滨州人文园举行了以“让生命在绿色中延续”为主题的第三届大型花坛葬仪式。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10月7日,滨州莲华学园举办“重阳承传统 敬老传美德”走进滨北敬老院义演活动。活动现场,滨州人文园公司慰问团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为老人们带来了节日的问候。一走进敬老院,“爷爷好!奶奶好!
孩子们在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周恩来铜像前聆听周恩来的爱国故事。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4月11日,滨城区杨柳雪镇团委联合社工站组织辖区部分青少年及家长,到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周总理与海棠花红色精神永相传”主题宣讲活动。
滨州市图书馆滨州市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编制30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国家一级馆,省级文明单位。新馆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开馆,建筑面积10319平方米,自开馆以来注册读者15万,接待读者276万人次,借还图书283万册次。
传说在很久以前,人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为解除民间的疾苦,不顾一切地跃出了水面,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从而为百姓和万物生灵带来了生机。但是水龙的这一行为却触犯了天条,而遭到了上天的严厉惩罚,水龙被用刀剁成了多节后抛向人间。
滨州人文园2024年公益节地生态安安葬仪式2024年3月30日早,滨州市第四届生态花坛葬安葬仪式在滨州人文园举行,今天,有8位逝者伴花长眠。目前,群众对绿色生态安葬的接受程度逐年提高,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绿色环保的殡葬新风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