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初夏时节,内蒙古察右中旗,库伦苏木草原一片生机盎然,草香沁人心脾。熟悉的旋律飘来,走近一看,牧民围成一圈,乌兰牧骑的队员正在表演。察右中旗乌兰牧骑队长王晓告诉记者:“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学校社区……哪里有演出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平均一年演出100多场次。
近年来,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友谊嘎查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中,以庭院经济为抓手,围绕“家”字做文章,鼓励引导村民着力发展“投资少、优势大、见效快”的生态庭院经济,让村民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变成“增收致富园”。
到嘎查去闻香半月谈记者 魏婧宇 王靖 恩浩“垃圾都去哪了?”走进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乡镇,道上的牛羊粪便、村外焚烧垃圾的土坑、被风吹着转圈跑的化肥袋子,现在难觅踪影。一场美丽宜居的乡村建设行动近年在乌兰浩特市积极推进。
近日,乌市葛根庙镇妇联组织了各嘎查的妇女主任、典型妇女分别到友谊、浩特营字等嘎查进行参观学习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参观一行主要从不同嘎查在庭院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种植品种、模式、技术支持、选址、等方面进行了解和深入的交流。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22日电 题:内蒙古乌兰浩特:“文化村长”在乡村“种”文化新华社记者刘伟、魏婧宇“湛蓝的天空鸽子在飞翔,碧绿的草地上牛羊肥壮,新时代的新华村天天在变样……”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太本站镇新华村的活动室里,30余名村民跟着“文化村长”冷凤阁一句句学唱村歌《
乡村道路干净整洁,相隔百米设有垃圾收集点;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井井有条;不冻河水蜿蜒流淌,花草树木交相辉映……穿行于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一派悠闲舒适、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美乡村的新气象。
眼下,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胡力斯台嘎查田地里的白菜已经成熟,正在收割的农民们忙得几乎“脚不沾地”。“今年村里的白菜不愁卖不出去,企业上门来收购。这多亏了王书记!去年种的菜差点就烂在地里了,也是幸亏有王书记在,才让我们一年的心血没白费。”村民薛百岁说。
包头市九原区万兴鸿泽生态庄园用帐篷搭出了“诗与远方”。记者 蔡冬梅 摄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朝阳沟村盘活闲置农村土地与宅基地资源,建设黑里河·宿集村助力乡村旅游。记者 肖璐 摄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奥洛契庄园景色怡人,游客乐享其中。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1日电(记者恩浩)“去年水稻收割不久后就被合作社收购了,这几天正在统计订单农户需要的水稻种子数量,我想今年再种200亩水稻,大概得预订2000斤稻种。”说起参与合作社订单种植的好处,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水稻种植户王旭东乐得合不拢嘴。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6】初夏时节,内蒙古察右中旗,库伦苏木草原一片生机盎然,草香沁人心脾。熟悉的旋律飘来,走近一看,牧民围成一圈,乌兰牧骑的队员正在表演。察右中旗乌兰牧骑队长王晓告诉记者:“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学校社区……哪里有演出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平均一年演出100多场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6】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初夏时节,内蒙古察右中旗,库伦苏木草原一片生机盎然,草香沁人心脾。熟悉的旋律飘来,走近一看,牧民围成一圈,乌兰牧骑的队员正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