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今天来聊聊比亚迪的百万级豪华轿车——仰望U7,最近它又放出不少猛料,让我这颗爱车的心又开始躁动了!简单概括一下重点:这车不仅搭载了比亚迪引以为傲的“云辇-Z”黑科技悬挂,据说乘坐舒适性堪比磁悬浮,而且还有“刀片电池2.0”加持,充电速度更是快到飞起,放电倍率超过14C!
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也就是蔚来、小鹏和理想,因为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几乎是同一时间起步,老板都是从上市公司转型之后进行二次创业,同时也都是借助传统老厂将新能源赋能,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差距也渐渐拉开,首先在销量上看,理想一直处于领先状态,哪怕理想的车也不便宜,但依旧架不住销量
3月18日晚间,车企动作频频:极氪举行千里浩瀚智驾发布会、奇瑞汽车举行“油电同智 全球同行”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广汽集团举行智能化行动计划暨昊铂HL预售发布会。各家瞄准智驾赛道,发布最新进展,以免在行业智能化竞争中掉队。
影响购车决策的技术,智驾已成为核心竞争点。2024年以来,智驾之争持续升级,无论是新势力,还是华为、比亚迪这样的头部企业,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智驾方案的落地。那么各家智驾的技术路线有何差异,本文带来简单分析。
本报记者 龚梦泽当前,高阶智驾被“AI算力”和“生态构建”两股激流推波而行,一方面DeepSeek的案例揭示了在算力之外,算法模型、芯片性能以及性价比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智驾芯片汽车在尝试跳出单纯卖硬件的生意模式,探索爆款产品和软硬一体的生态模式。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龚梦泽纵观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不断突破显著提升了自动驾驶的感知性能。2025年以来,一种全新的技术范式,即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Vision-Language-Action)正在加速崛起。
每经记者 刘曦 每经编辑 孙磊随着车企在智能驾驶赛道上的比拼日益激烈,芯片供应已引起主机厂的高度重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目前市场上许多正在进行或已上市的高阶智能驾驶芯片项目都采用了7nm及以下制程,且多数由台积电代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