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或者看资料会看到很多官名,特别是明清时期的。那么这些官名的官是代表什么呢?他们的职位是什么呢?督师 督师是明朝时期除皇帝外最大的地方官员,掌有较大的兵权。但并非明朝的官职,明史职官篇等无此职位。督师是统帅军队的意思。
有网友很好奇,清朝的知府、道台、巡抚、提督、总督,这些在清宫剧中常见的官职,到底都是什么官?人们常说的封疆大吏,又究竟是什么官?他们都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这些官职都是清代地方官,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清朝的地方行政机制。
“恭遇升殿,满汉詹事、少詹事,皆在殿上,序于翰林院掌院学士之次”清朝时期,沿袭了明朝的一些旧制。不过,虽说称呼是一样的,其职级、制度、所负责的事务等,还是与明朝有些许不同,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清朝时期的部分官职吧!
丞相/宰相 = 国务院总理古代:统领百官,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六部尚书 = 部委首长+行业巨头户部尚书:财政部部长+税务局长+统计局BOSS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军工集团董事长工部尚书:住建部长+工信部长+央企总工程师御史台 = 中央纪委+审计署+调查记者古代:风闻奏事特权
魏东亭并无此人,原型是侍卫曹寅。看过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的朋友,对于其中的魏东亭并不陌生。我认为,他是康熙皇帝的幼年发小、侍读书童,还是康熙的贴身侍卫,之后更是担任东南沿海四省的海关总督,掌管着朝廷的经济命脉,可见康熙皇帝对其的信任与器重。
作者:晓张说请先关注再收藏,再读不迷茫,下期继续。明承元制。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由于遍地皆汉人,蒙古人不放心放权给地方独立管理,于是从中央中书省派出官员去巡视管理地方。由于这个机构是从中书省派出的,所以叫行中书省,意思就是行动的中书省。这就是咱们行省制度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