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三五好友撸串、喝啤酒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提到“补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吃腰子,猪腰子、牛腰子、羊腰子等动物肾脏也成为传闻中的“补肾佳品”。人们对于“吃什么补什么”深信不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那么自然解剖学的发展空间就很小。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甘心,特别是在崇古文化浓厚的中国,这样的人从来不是少数,于是1922年一个叫挥铁樵的人,写了一本《群经见智录》,说其实老祖宗说的心肝脾肺肾不是具体的器官,而是一整套功能的化身。
中国人,对各种动物内脏十分热衷,如北京著名小吃——卤煮,就是用猪肺、猪大肠、猪头脸等内脏做的,广州地区的猪杂粥、西北地区的羊杂汤也都别有一番滋味。除了不一样的美味以外,很多人还认为动物内脏有着“以形补形”的好处,如吃动物腰子,能补肾、壮阳,这让很多人对“腰子”非常热爱。
其实,日常生活中,多见于寒湿困中焦,中医常说腰为肾之腑,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具有温煦身体的作用,脾是后天之本,脾胃居于中焦,脾阳不足,生化气血能力降低,肾阳也会随之减少,寒邪就容易侵袭人体,阴雨天或者是潮湿环境,这种病症情况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