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航MU5735两部黑匣子已找到。接下来,现场搜寻的工作会有哪些变化?黑匣子译码需要多久?事故原因调查面临哪些挑战?在28日晚播出的《新闻1+1》栏目中,白岩松专访“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技术调查组主要专家、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召开的紧急会议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国务委员王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3月21日晚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广西梧州,指导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现场救援、善后处置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
自3月21日东航MU5735坠机事故发生以来,黑匣子的搜索就是整个搜救工作的焦点之一。黑匣子,又叫做“飞行记录器”,是安在客机上用来记录客机飞行信息的重要载体,是破解航班事故发生原因的关键。23日,一部事故黑匣子已被找到,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 另一部黑匣子仍在搜寻当中。
此时距离空难已过去6天,对于焦急等待事故原因的乘客家属和公众来说,重获两个黑匣子无疑是个积极进展。加上此前已被找到的驾驶舱语音记录仪,调查人员需对两个黑匣子记录的数据进行提取、译码、分析,形成初步的情况汇报,再进一步分析事故原因,这对事故调查而言至关重要。
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云南昆明—广东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目前,各相关职能部门仍在紧张开展搜救工作。作为重要的飞行数据记录仪,黑匣子记录了航班飞行期间的许多重要信息,成为破解此次航班事故发生原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