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如今,知识付费已成为人们“随时”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各类课程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然而,随着这一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逐渐浮现。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在知识付费过程中,“卖课”套路防不胜防,甚至有人陷入“消费陷阱”,维权艰难。
转战移动端后,随着《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造势,罗振宇旗下“得到”APP持续深耕知识付费赛道,当年的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已成长为估值10亿的公司,其知识付费业务的运营主体公司思维造物也随之开启了上市之路,然而却并不顺利。
知识付费就是骗局,千万别信,这就是另一种方式的PUA,打着提升认知、提高能力、帮你赚钱的幌子割你韭菜。想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谁付费啊!付费的都是傻子。你应该自己看书,自己研究案例,白嫖视频,花个一年半载自己研究自学。然后搞出课程做知识付费,割别人韭菜去。是不是应该这样就对了?
一些网络课程虚假包装、高价售卖,消费者投诉无门、退费困难为知识付费还是被“割韭菜”?网红卖课乱象惹争议阅读提示近年来,网红卖课市场野蛮生长,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课程普遍同质化,网红根据自身“咖位”对课程随意定价、消费者退费维权难等问题屡见不鲜,亟须建立行业标准和消费权益保障机制。
据媒体报道,一些民众由于对真假莫辨的网络信息缺乏信任,认为付费购买的信息应该更加可靠,为知识付费的新趋势正在露出端倪。于是,有人在报刊上撰文发声:“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媒体推动的知识付费命题,常常基于知识市场的需求和调查数据。
来源:中国经济网新闻背景:近年来,网红卖课风生水起。一些网红披着情商、财商、成功学、精英教育等外衣,向粉丝销售“IP课程”,不少课程虽价格昂贵却备受追捧。一些人认为,知识付费无可厚非;也有很多人质疑,网红卖课是假,把粉丝当“韭菜”收割是真。
普通人如何通过知识付费来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本篇攻略应该是,目前网络上最易懂的知识付费实操方法了。认真多看几遍,否则错过了就找不到了。本次分享的知识付费三大攻略分别是:能量压制、产品决定生死与销售技巧至关重要!一、首先我们来看能量压制,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10节课编程入门速成”“5分钟掌握写作技巧”“7节课学会理财”……各大平台上,以快速入门、迅速见效为卖点的课程随处可见。然而,很多人在付费之后,并未获得等价的知识或服务。知识付费行业的兴起,无疑为知识的传播和价值的传递开辟了新的途径。
3月19日,擅于制造营销话题的“新世相”又刷屏了。从上午开始,一张印有新世相创始人张伟照片的营销课海报开始在朋友圈流传。海报显示,张伟将在这次课程中公开复盘“佛系青年”、“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等案例,课程原价9.9元,扫码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