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干细胞由骨髓产生,可以转化为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艺术图)。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科技日报北京9月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报道,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与人体组织极为相似的造血干细胞。
【可移植人类血液干细胞在实验室制成 有望开发白血病个性化疗法】财联社9月9日电,据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报道,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与人体组织极为相似的造血干细胞。这一成果或为白血病和骨髓衰竭患者带来个性化治疗方案。
2024年,她首次证实NK细胞抗病毒治疗安全有效建立NK细胞临床应用级体外扩增体系提出将细胞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的新方案为更多白血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她的原创性、突破性成果获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她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研究员赵翔宇为更多白血病患者赢得生
2024年,她首次证实NK细胞抗病毒治疗安全有效,建立NK细胞临床应用级体外扩增体系,提出将细胞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的新方案,为更多白血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她的原创性、突破性成果获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她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研究员赵翔宇。
日前,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TOP30榜单正式出炉,经专家推荐以及评审委员会评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智慧儿科临床诊治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送的“儿童白血病细胞学人工智能创新识别方法研发”项目入围。
科技日报北京9月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报道,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与人体组织极为相似的造血干细胞。这一成果或为白血病和骨髓衰竭患者带来个性化治疗方案。
当地时间12月8日晚,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由上实集团、上海医药集团旗下上药生物治疗(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生物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上药生物治疗”)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李本尚团队共同研发的针对儿童白血病的细胞疗法精彩亮相。
日前,齐鲁医院血液科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通过了山东省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资格评审。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资格认证,是由卫生部及省级临床检验中心为规范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保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质量而开展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临床实验室开展基因检测的准入证。
·BPDCN最先发生在那些经常被晒的部位,如头顶,并且这些肿瘤带有因紫外线辐射诱发产生的新突变。紫外线诱导的损伤先于恶性转化,在皮肤中发生恶性转化的BPDCN细胞可以扩散到其他部位,包括以前未受累的骨髓,并可能导致皮肤癌复发。紫外线会成为一种罕见急性白血病的推手。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和赵维莅教授为带头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据悉这是2023年度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创新团队。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和赵维莅教授为带头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这是2023年度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创新团队。
干细胞由骨髓产生,可以转化为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艺术图)。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据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报道,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与人体组织极为相似的造血干细胞。这一成果或为白血病和骨髓衰竭患者带来个性化治疗方案。
新华社悉尼9月10日电(记者梁有昶 齐紫剑)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领衔的国际团队在实验室培养造血干细胞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人类iPS细胞)培养的造血干细胞与人类胚胎中的造血干细胞非常相似,有望用于实现针对患白血病和骨髓衰竭等疾病儿童的个性化治疗。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近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此次评选出的262个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人选)中,上海共有49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奖(点击即可查看获奖项目清单),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8.7%,连续第20年获奖比例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