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丨左乙辰通讯员丨黄旺宣 卫学平 程彩霞 采写报道初见黄鑫龙,第一感觉就是魁梧、干练。一米八的魁伟挺拔之姿,犹如其鑫诚生态农业种养公司里的那棵大樟树。“从部队淬炼出来的品质,影响了我一生的行事风格。”虽然年逾六十,但他却行事干练,干起事来跟年轻小伙一样风风火火。黄鑫龙近照。
记 者丨左乙辰通讯员丨黄旺宣、陈帅、董恩杰 采写报道谦逊有礼,步伐稳健有力,这是老兵杨启军给人的初步印象。脱下戎装的他,待人亲切、做事沉稳,好似一把宝剑已然入鞘,但锐气未减,仍然保留着那份军人的坚毅与果敢。杨启军近照。
记 者丨阮琼 刘璐通讯员丨黄旺宣 魏永伙 李俊 采写报道身着戎装的吕东。阮琼 摄阳春四月,春风和煦,大地染绿。走进黄石市下陆区铜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二楼的“首善先锋·吕东工作室”里,一面摆满了各类证书和奖杯的荣誉墙格外醒目。而在墙面上,占据“C”位的却是2张背景模糊的军装照。
记 者丨阮琼、刘璐通讯员丨黄旺宣、魏永伙、李俊 采写报道7月暑气蒸腾,西塞山区磁湖社区的赵自臣如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前往早市上维持秩序。几个小时下来,豆大的汗珠浸湿了他的汗衫。“我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行,只能在公益岗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得知记者来访,赵自臣抹着脸上的汗说道。
记 者丨吕鉴蕾通讯员丨黄旺宣、魏永伙、李俊、张芬 采写报道7月初的黄石江堤,烈日炎炎、江水逼近,沿线防汛任务重。因为老兵李平要在江堤上值守,我和他的采访最终约在了简易的防汛哨所内。“近30年来,我们这边主要的防汛任务我都有参与。
记 者丨田城通讯员丨黄旺宣、李傲 采写报道弹片横飞、子弹厉啸、战友疾呼——这不是电影情节,却远比电影情节更加真切。张正田、吴世红、党保祥、周康林、温劲松……6月24日,对越自卫反击战退役老兵肖志平满怀伤感,面对着那封珍藏了45年的遗书,摩挲着泛黄相片上那一张张英气逼人的脸庞。
记 者丨吕鉴蕾通讯员丨黄旺宣、魏永伙、李俊、李傲 采写报道7月26日,省委政法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推出湖北省见义勇为退役军人代表风采专题,阳新“90后”退伍军人尹文杰上榜。尹文杰近照。受访者 供图身中五刀,肺部被捅穿那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夏夜。
血洒长空,浩气永存。在今年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首批公布的146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中,陈桂林和陈桂民两兄弟在列。其中,陈桂民牺牲时仅25岁,他和多位抗日航空英烈的阵亡通知书,都寄给了同一对“名誉家长”,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记 者丨左乙辰通讯员丨黄旺宣、卫学平、陈帅 采写报道 “不好意思,今天凌晨在灵乡镇大王山救助迷路的驴友,没来得及回家换衣服就匆匆赶来了。”8月6日上午,在大冶市金湖街道井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略显疲惫的老兵喻劲平。喻劲平近照。
记 者丨阮琼、刘璐通讯员丨黄旺宣、魏永伙、李俊 采写报道在漫长的西南边境线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与危险炸弹捉迷藏、和无声死神打交道,他们就是边境排雷战士。“每次出发前,我们就想着一件事:为边境扫除雷患!”黄石市退役军人程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