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社交媒体上时不时出现的“鲁迅作品大规模撤离语文教材”传闻,6月29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长文回应称,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鲁迅作品7篇,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5篇,总共12篇鲁迅作品。
鲁迅作品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代中小学生都从先生的作品中学习了典范的语言、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批判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但鲁迅一直是教材选入作品最多的作家。
鲁迅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鲁迅作品距离现在近乎百年,时代的区隔、语境的变化,让学生难以完整理解其深刻意涵,也容易造成误读。有鉴于此,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影像辅助课堂教学,使用视频提供视觉和听觉辅助,是鲁迅作品教学的有益补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近年来,不断在网上看到有人为“鲁迅文章从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除”而鸣不平。他们列出了许多“删除理由”来一一驳斥:“通假字太多,不利于孩子学习汉语”“句子深奥难懂”“批判性太强,不够正能量”“脱离今天的时代,不合时宜”等等。
嘉宾:路卡、刘东、袁先欣、吴宝林等。另一方面,集中地分析在“一元论”的透视法中,像文艺这样一种“个别性”的要素,如何展现出来,或者说,在与“革命政治”“马列主义科学”的有机关系中,文艺究竟变成了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本周六20:30,阿尔法蛋《超级语文课》即将迎来“最难一课”总决赛,全国老师和学生从每个学段的语文课本中票选出的公认最难课文,六强老师各自从中选择一篇进行授课,最终学生选课数和课评员票数相加最高的老师,将称为本季最受欢迎的语文老师。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鲁迅研究会基础教育分会2022年会暨“鲁迅文学经典研读与教学”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认为,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鲁迅精神怎么普及和传递,还比较空,单讲爱国主义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