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看潮白河边浊浪滚滚,听河北梆韵远处传来。8月9日晚,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首登北京地标剧场“老舍剧场”,在大雨滂沱的北京再一次唱响荡气回肠的水库故事,带领观众穿越六十余载时代变迁,感受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与保护生态的大义情怀。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伴随着60多年前密云水库修建工地上劳动号子般的歌谣再度响起,1月10日起,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在长安大戏院连演两场完成首演,唱响“一泓清水”密云水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据悉,接下来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将以京津冀为中心辐射到全国各地演出。
“穆桂英在这块大地上摆过战场,我们在这里修筑天堂;穆桂英为宋朝大破天门阵,我们为人民降伏老龙王。”60多年前密云水库修建工地上劳动号子般的歌谣再度响起,拉开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首演大幕,1月10日至1月11日在长安大戏院连演两场,唱响“一泓清水”密云水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解放前,它有许多名称,在河北本地叫直隶梆子、河北梆子、梆子腔;梆子的演唱风格有地域之分,即北京、天津、河北省,人们称之为京梆子,卫梆子和冀梆子,其各自的特色为:京梆子的韵儿,卫梆子的味儿,冀梆子的气儿。
河北梆子《钟馗》剧照,田春鸟饰演杜平。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供图文戏好听,绕梁音韵荡气回肠身着戏服、头戴冠帽,扮相俊美、目视前方。在88岁高龄的河北梆子小生泰斗田春鸟家中,有一张半身照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这是2016年我登台演出时饰演杜平的照片。
一曲激越高亢的梆子声腔传来,只见场地中央,水袖长舞,衣袂飘飘,一位青年河北梆子演员正在表演,那精湛的演唱,细腻传神;优美的身段,行云流水。高亢的唱腔引来过往的读者驻足观看、仔细聆听,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阵阵的掌声和喝彩声。这是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的一幕。
河北梆子为什么不叫冀剧?凤冠有多重?近日,《中国梆子》丛书作者之一焦振文、来自河北梆子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孙香月等嘉宾做客石家庄书城,与读者交流互动,解答了小戏迷关于戏曲的“十万个为什么”,分享了关于中国梆子的历史与文化。
作为一位作曲人,莫里康内却从不会专门把自己定义成电影的「作曲人」,在他看来,写曲人与听曲人之间是存在一种非常微妙、平衡的沟通的,追寻这两者之间相切的那个点,正是莫里康内一直以来都在做、且非常在意的事情。
精选剧目01京剧《齐白石》北京京剧院时间:8月13日至14日地点:长安大戏院看点他,出身农民,创作了数以万计的艺术精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57岁的年纪,仍有“衰年变法”的勇气,十载闭门修炼,将中国绘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