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一个十分值得推敲与探讨的问题——雍正究竟想不想杀年羹尧?他杀年羹尧,是被迫为之,还是蓄谋已久?对此,有人认为从“卸甲”一事起,雍正就对年羹尧动了杀心,理由是没有哪个帝王能够受得了如此僭越的行为。
“牛儿牛儿在坡上哟,田园绿野好风光哟,一方黄土一方田,山又高来水又长”,伴随清脆的童谣声,放牛娃又来找守城门的穿着黄马褂的年羹尧下棋,年羹尧执小木棍,放牛娃拿小石子,两人就地而坐,就地画棋,两人各让对方一步,年羹尧先让而输。
年羹尧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被当时的四爷看中便让他在自己的府邸里给他谋了个差事,虽是他是包衣出身却得到了雍正的赏识,仕途可为是一路顺遂步步高升,直到升任了抚远大将军,还让他的妹妹入了后宫,晋升成为皇贵妃。
在清朝雍正年间,有一位将军,他曾在西北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却也在权力斗争中落得个悲惨下场。他,就是《雍正王朝》中赫赫有名的“西北王”——年羹尧。他出场的时候是何等的谦虚有理,何等的做事得当给力,但是为何后来频频作死,一副誓将作死进行到底的做派,他到底为何会迷失自己呢?
功高震主,是古代权力结构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皇帝对于个别人过于倚重,以至于其贡献太大,影响力超过皇帝,尾大不掉,最后皇帝不得不使用杀手锏,功高震主者的下场一般都很悲惨。真是,风光大半辈子,不得善终。功高震主的典型,雍正王朝的年羹尧,被封大将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