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曝光个别虾仁生产企业过量添加保水剂,导致虾仁保水剂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某省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21%的预包装虾仁保水剂超标。而人体长期过量摄入虾仁保水剂,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虾仁解冻后,大幅缩水是保水剂在作祟。
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商家的冷冻虾仁磷酸盐超标,并通过包冰增重,引发社会关注。3月17日,东方甄选发布声明称,承诺其自营青虾仁不添加保水剂,配料表只有虾和水,青虾仁净重都是扣除冰衣重量。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部分商家违规超限量使用保水剂和包冰的行为。作为保水剂的磷酸盐过量使用后,对人体有哪些危害?3月16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副教授陈嘉以及讲师刘士健博士。涉事企业负责人透露在虾仁中加入了超限量的保水剂。
点开多家电商平台,很多消费者都会看到这样的广告推送,新鲜、饱满、有嚼劲的虾仁,只要你轻轻一点,一两天的时间,它就能出现在你的餐桌上,孩子老人都喜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虾仁销售的广告里,不断出现“零添加”“零保水剂”的字样。
你买过冷冻虾仁吗?打开电商平台,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新鲜、饱满、有嚼劲的虾仁广告,让人食欲满满。但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来“给虾增重”。315晚会曝光。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肖暖暖 卢一“1斤虾仁7两冰”“磷酸盐超标”……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商家出售违规“保水虾仁”,不仅通过保水剂二次增重,还隐含健康风险,令不少喜爱吃虾仁等冷冻水产品的网友直呼“一夜之间天塌了”。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水产企业违规使用保水剂为虾仁“增重”的黑幕,引发公众对冷冻水产品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对此,连云港、湛江等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查封涉事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并责令召回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