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有一个词让家长们惴惴不安,那就是“腺样体肥大”。一想到自己漂亮聪明的宝贝,会变得尖嘴猴腮、面目呆滞,家长们都忧心忡忡,纷纷关注起孩子的睡觉状态来,是否睡觉打鼾?是否张嘴呼吸?其实家长们关注“腺样体肥大”这个问题,是十分正确的,毕竟腺样体肥大的危害巨大,且不可逆。
咱们成年人打呼噜您可能见怪不怪了,如果孩子打呼噜,有的爸爸妈妈还会觉得这是好事,心想孩子这是睡得踏实,睡得香,殊不知这有可能是一种疾病——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逐渐生长,正常生理情况下,常于5~6岁时增殖到最大,8~9岁左右开始萎缩,成年前基本消失。
说到腺样体肥大,很多家长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张口呼吸,睡觉打呼噜;鼻塞容易睡觉憋醒,睡不踏实;牙龈外露、嘴唇上翘,越长越丑……孩子们的这些症状可能都和腺样体肥大相关。不过,到底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拖延治疗会产生什么后果?手术又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耳鼻喉科专家。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顶后壁的粉红色分叶状淋巴组织块,在鼻腔的最后面,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的移行处,平时肉眼不太看得着,通过鼻内镜等仪器设备的辅助检查,如果后鼻孔被腺样体堵塞超过30%,X光检查出腺样体占据相应气道70%以上,或占比未到但症状严重者,可确诊为腺样体肥大。
您的孩子有没有以下问题:孩子平时鼻子不通气,感冒了会更严重?儿童腺样体肥大会导致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面部畸形发育 腺样体肥大堵塞鼻腔,导致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引起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常常会导致面部发育畸形,如鼻子扁平、鼻翼发育不好、眼距增宽、上颌骨变长,牙齿排列不齐、唇厚,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如果孩子平时脾胃差,容易产生内热,火气上涌,孩子除了平时积食便秘之外,还容易上火、喉咙肿痛,有上呼吸道感染之类的情况,炎症反复刺激口腔、鼻腔,腺样体也会跟着一直反反复复发炎,最后造成肿大,也就是腺样体肥大。
不久前,6岁的轩轩(化名)患上了感冒,鼻塞、流涕等症状不断,甚至睡觉时也一直张嘴呼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妈妈赶紧带他来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儿科医生接诊后,认为轩轩的病情与鼻炎有关,建议他们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专业检查。什么是腺样体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