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8日讯 11月7日,武汉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硚口区人民检察院,在武汉渔政码头组织非法捕捞案生态补偿集中增殖放流活动,集中放流胭脂鱼3万余尾、青鱼1万尾。一次放流3万余尾胭脂鱼,这是今年以来武汉水域放流胭脂鱼最多的一次。
为全面做好COP15大会宣传,充分展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国家长江中心将陆续推出《迎接COP15,保护生物多样性|长江里面有什么》系列专题,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宣传保护理念,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扬子晚报网3月9日讯(通讯员 赵紫妍 记者 万凌云) 扬中人和国家保护动物很有缘分,最近一段时间,先有小伙捕鸟网上救下猫头鹰,不久又有众人齐心协力救助疑似“中华鲟”。眼下,他们又救助了一条搁浅的“大家伙”——误入扬中内港的“国保”胭脂鱼。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专家委员会成为云南段保护与修复的科技支撑编者按:云岭大地,散布着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六大水系,滇池、洱海、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孕育出极为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鱼类资源,令人叹为观止。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黄桅 设计【编者按】魔都上海,都市与野性并存。在开阔与隐秘的地域,人和动物不期而遇。 居于上海的獐、貉、猕猴、胭脂鱼、震旦鸦雀,是我们的动物邻居。于上海而言,它们中有的是土著、外来客,还有的经历了从消失到重归。人类社会忙碌运转,动物邻居带来惊喜、美好与“麻烦”。
三天前,我独自一人在江边钓鱼,遇到一个捕鱼人,捕获了不少鱼,但大多都是鲳片和鲫鱼,渔获里唯一有一条鱼比较出众,鱼的体型鱼其他的鱼形成鲜明的对比,鱼身上还有黑红相间的条纹,常在江边钓鱼的人都知道这是条胭脂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的时候还能遇到这种鱼,现在这种鱼已经非常少见了。
据报道,南京一渔民捕获到一条胭脂鱼,这条鱼长1.1米重达15.5公斤,可谓是胭脂鱼王了。南京市渔政支队2日发布消息,南京渔民近日捕获一条胭脂鱼,体长达1.1米,重达15.5公斤,是近年长江南京段出现的最大胭脂鱼。胭脂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长缓慢。
渔民误捕的两尾胭脂鱼 通讯员 熊学君 摄9月28日早晨6时,油溪镇渔民何长生在长江油溪段收网,准备将捕获的鱼儿拿到早市售卖,刚到江边将鱼儿倒入水桶,两条形态优美的鱼儿就引起了周围渔民的注意。“老何,你今天捕获了两条撒子鱼哟,游得好慢,见都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