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10月18日电 题:玉米秸秆成牛羊“营养餐” 青海湟中“粮改饲”实现种养双赢作者 俞惠珍 李隽十月中旬,高原青海进入了秋收尾声。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甘河滩镇卡跃村,青海薯乐种养殖合作联社青贮的玉米地里,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
中新网江西进贤11月1日电 题:江西进贤:废弃秸秆变饲料 美了环境肥了牛羊作者 巫发阳“经过乳酸菌发酵的玉米秸秆可香了,这些牛最喜欢吃了。”11月1日,在江西进贤县七里志晨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小华正用铁锹将香气四溢的玉米秸秆饲料倒入喂料槽,一只只肉牛正伸长脖子津津有味地吃着。
来源:【中国农网】我国是牛羊等草食动物养殖大国,2021年我国饲养奶牛1043.3万头、肉牛7685.1万头、羊30654.8万头、马367.2万头、驴232.4万头、骡62.3万头、骆驼41.1万头。
在国内玉米秸秆正用秸秆饲料打捆机大量作为牛饲料的背景下,他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做法经验呢?近几年我国玉米秸秆从田间机械打捆离田,作为牛的饲料越来越多,但是在什么状况下玉米秸秆饲料能够保持营养,品质质量不受或少受影响;
近年来,余庆县大力推行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将玉米秸秆等农田“包袱”变废为宝,经过收储、转运、加工成养牛的饲草料,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余庆县白泥镇春景村养牛大户王开福的肉牛养殖场,工人们正忙着将回收的玉米和稻谷秸秆放进秸秆打捆机进行加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通讯员 徐铭4月12日12点,村民严海健在羊棚里忙活了一上午。随着气温升高,他脱下了外套,穿起了短袖。整个上午,他投喂完饲料,就开始剪羊毛。电动剪毛机轻轻划过——很快,一只体态臃肿的绵羊就脱去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清爽的“春装”。